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7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教案的基础,它决定了课程的方向和重点,教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无效的教学时间,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7篇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 (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篇3

一、 活动目标

1、 体验给小动物排队以及帮助他人所带来的乐趣。

2、 运用实物图片,学习从小到大排列三个物体。理解形容词:中。

3、 学习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

二、 活动准备

大中小鱼各两条,每人一张贴有红旗的操作纸,大中小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各5套。大中小乌龟各一,图形宝宝(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胶水。

三、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大中小”

1、 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了,好多小动物都想去参加,瞧:谁已经来了呀?(出示大中小鱼)

2、 来了几条鱼呀?(集体点数)

3、 你们看出这三条鱼有什么不一样吗?(有的大有的小)

4、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把大鱼与小鱼拿开,问:剩下这条是什么鱼?

5、 教师小结:大鱼小鱼,比大鱼小比小鱼大的叫中鱼。(边说边用手模仿大中小)

(二) 给小动物排队

1、 给鱼排队

1) 这几条鱼这么走来一点也不整齐,我们来帮它们排排队好吗?

2) 请你们帮鱼从大到小排好对。(讲解从有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

3) 你们看又来了几条鱼,这几条鱼它们也想去参加音乐会,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从小到大排,你们谁愿意来帮它们的忙。

2、 给乌龟排队

1) 模仿哭的声音,提问:你们猜谁在哭呀?

2) 出示三只乌龟,我们一起来问问乌龟为什么哭(集体问乌龟:乌龟你为什么哭呀?)

3) 乌龟说:去参加音乐会要排好队去的,他们要求我们从大到小,或者从下到大排,可我们不会排,请你们帮帮我们好吗?(请幼儿帮乌龟排队)

(三) 给图形宝宝排队

1、 出示图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我们看到你们帮鱼朋友和乌龟朋友排了

...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