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长大了》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我长大了》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自己长大了的意义。
2、有初步的自信心,能够浓度大胆发言。
3、愿意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自己。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自己的年龄,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了。
2、物质准备:上一届大班幼儿的活动照片、录像、作品等,邀请已经毕业的.幼儿三到四名。
【基本教程】
(一)导入活动
请幼儿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年龄)导入活动。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请幼儿说出,现在和以前相比的变化是什么。
2、鼓励幼儿对邀请来的小朋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看上届大班小朋友的照片,录像。
4、请已经毕业的幼儿为大家讲一讲自己以前的故事,并说说自己的变化,请幼儿随意提问。
5、教师小结:激励幼儿也像他们一样自信,勇敢。
(三)结束活动
游戏:自我介绍。
在户外,第一名幼儿快速跑到大家对面的最远处,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我是最棒的”、还可以说出一句想说的话或做一个喜欢的动作;跑回来拍下一名幼儿的手,游戏继续。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自我展示区:幼儿可带来自己在家的收藏、制作、绘画等作品或幼儿在做有特色活动时的照片等。本区为幼儿搭建个性展示平台,帮助幼儿增强自信,从而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对每天新生活。
2、其它活动
家长应支持孩子做有益的事,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的、宽松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提问,及时给予积极的回答和引导,从而使幼儿愿意,并敢于尝试和质疑未知的新事物。
《我长大了》语言教案篇2
一、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才艺展示,感知自己长大了。
2、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长过程。
3、激发幼儿爱父母、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诗歌《我最爱祖国》、各种职业的图片
四、活动进程:
1、复习诗歌《我最爱祖国》,感受自己从小班到中班直到大班自己的想法的变化,体验自己长大了。
教师朗诵诗歌:小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中班的时候……现在我上大班了……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自己的想法不断变化,是自己长大了吗?上了大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学会了好多本领,那我们为什么能学会这么多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是妈妈的呵护,自己的努力,认真仔细,坚持、耐心、刻苦……在讨论中感受自己的长大的经历及自身的成长过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也会很多本领,那小朋友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自由展示,培养幼儿的大胆勇敢,体验自己长大及拥有本领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谈理想,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一下,当你继续长大,你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之后,像老师这样你会有什么梦想呢?将来当你长得更大了,你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想象,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课下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的理想。
《我长大了》语言教案篇3
区域目标:
1、有渴望长大的愿望。
2、知道父母的辛苦,爱父母。
3、能使用团圆、捏、撕条等技能,制作好吃的“饭”
投放材料:盘子、折纸、皱纹纸、泡泡泥、蔬菜背景图、蜡笔、彩笔
区域规则:
1、每次进入不超过5人。
2、轻声进行交流,不大声喧哗。
3、区域活动中要保护桌面干净。
区域玩法:
1、教师提问:在家里谁做饭呢?你最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什么饭呢?我们长大了,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比如:包饺子、撕面条等等,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也很辛苦,今天我们来为他们做一道美味的“饭”吧。
2、教师出示材料,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并进行制作,教师轮流指导。
3、完成后请孩子介绍下自己的作品。
《我长大了》语言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其实我很喜欢你》是一个叙事性故事,以小熊想与小弧理成为朋友为线索,讲述了小熊为吸引小狐理的注意,先后采用演奏、爬高、送鱼、写信倾诉心里话等方法,使小厘从反感、绝到欣然接纳并回报的过程。故事情节生动、温容,内容易于理解,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故事中小熊交友方式的改变,使故事前后情节、角色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次活动,运用分段讲述的方法,推动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小熊的心理变化:想和小理交朋友时的美好期盼、3次努力尝试失败时的温丧和担忧以及最后成功交到朋友的输悦和兴奇;帮助幼儿深刻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使幼儿体会到乐于交往、会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关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中小熊和小理的心理,知道与同伴交往时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根据故事内容大胆地进行表演、能用表情、动作、语气表现出小熊和小狐理的不同心理感受。
3.丁了解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思意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真直实感受。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体教学资源包》课件4、“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幼几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1.以谈话活动切入故事,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以“交朋友”为,引导幼儿进行简单交流:想和别人交朋友时你会怎样做?
2.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1 ー 7自然段,通过角色体验、同伴交流等方法,引导幼儿感受为什么小熊交不到朋友。
提问:小熊为了吸引小狐理的注意,做了哪3件事?它们成为朋友了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第8-14自然段,启发幼儿理解小熊是如何交到朋友的。
提问:小熊想用什么办法和小狐理交朋友?你觉得小熊意请小狐理吹喇明荡秋千、捉鱼,小理会喜欢吗?为什么?故事中小熊是怎样写信的?为什么要“端端正正”地写?
(3)讲述故事第15-17自然段,引导幼儿感受交到朋友的快乐、甜蜜提问:小熊和小理成为朋友了吗?它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小熊和小理成为朋友的过程,体验交朋友成功的愉说。
(1)完整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提间:小熊用哪种方法成功地和小弧理交上了朋友?为什么这句话会使它们成为朋友?
(3)引导幼儿迁移小熊交朋友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体验小熊和小狐理成为友的美好情感。请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活动延伸】
请幼儿自主阅读《我长大了》第22-25页的故事《其实我很喜欢你》,进一步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附
其实我很喜欢你小熊家对面住进了小孤狸一家。
那只小狸长得真好看!不知道为什么,小熊老是想做一件事情,让它注意到自己。小孤狸坐在窗前弹钢琴。小熊觉得很好听,赶紧拿出小喇叭,“鸣哇鸣哇吹个不停。可是,小孤狸好像不太高兴,“啪”地关上了窗户。“是觉得喇叭声太吵了吗?”小
熊咕了一句。
小孤狸在草坪上荡秋千,荡得好高好高。“我也能爬得很高!”小熊赶紧爬上老枣树一哈哈,真的比小狸还高呢!哎呀,小熊的裤子被一根大大的树枝勾住了,“味啦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