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通常包括与教学主题或单元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教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无效的教学时间,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狮子与老鼠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狮子与老鼠教案篇1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近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
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狮子与老鼠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听力有时真让人感到惊讶,平时听到录音机里放的音乐,大伙儿都会自言自语的相互讨论说:“这个是xx乐器的声音”“这个声音像xx”等等,偶尔也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节奏感相当不错。传统的节奏活动,多是教师根据既有的节奏谱,准备相应的乐器,教孩子打节奏,为此,我设计这节课,把这些活动都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探索,找出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来提高幼儿的演奏技巧,让孩子们再次享受到节奏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对乐器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风格,激发幼儿配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意识,选择适当的乐器为动物伴奏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
2、乐器:双响筒、小铃、圆舞板、沙球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听双响筒节奏带幼儿进活动室
师:“让我们踩着乐器的节奏出发吧。”(幼儿坐到位置上)“刚才老师用了什么乐器?”“以前你们还见过那些乐器?”
2、玩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好吗?”
“听,这是什么?”(幼儿想象)
3、复习《欢迎曲》
(1)这些乐器你们都会玩吗?
(2)幼儿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
(3)师生齐奏《欢迎曲》
二、基本部分
1、看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演奏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你们看动画片。”
(1)播发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幼儿边观看,教师边提问:
师:“看,这是哪儿?(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谁?(马、鸟)”
“还有谁?(大狮子)
“它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
“看,它在干什么?”(大吼)请一位幼儿学一学。
“这么可怕的狮子,小动物听了会怎样?”
(幼儿猜测)“都吓跑了。”
(2)继续看课件,提问;“狮子会一直这样神气吗?
“它怎么了”(被网网住了)
“小动物会来救它吗?(幼儿猜测)
”哦,一群勇敢的小老鼠跑来救它的,它们怎么救的?(把网咬破了)
2、根据小动物特点选乐器
(1)听故事录音
师:“老师把这个动画片编成了故事,想听吗/
(2)为小动物选乐器
师:“小动物想请你们为它们配乐呢!你们愿意吗?
大狮子用鼓和钹来演奏
小鸟用小铃来演奏
小马用双响筒来演奏
小鸭用圆舞板来演奏
小老鼠用沙球来演奏
(3)看大屏幕一起练习演奏
大狮子(鼓)xxxx
(钹)xxxx
小鸟(小铃)x
小马(双响筒)xx x xx x
小鸭(圆舞板)x x x x
小老鼠(沙球)xxxx xxxx
(4)听故事为小动物配乐
幼儿演奏,教师指挥
3、请几名幼儿表演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演奏完毕,评选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乐手。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听听小动物要对我们说什么?
放录音。
师:“老师也希望你们好好学本领,成为真正的演员或演奏家,好吗?我们跟小动物再见吧!”
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狮子与老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与同伴进行故事表演。
3、通过故事懂得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