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课堂布置和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依赖于一篇优质的教案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西瓜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画西瓜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入入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课题看仅平常却体现了sis教育的精神。
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评: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既能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评:每组一个西瓜为每个幼儿直接感知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克服了怕幼儿不会观察、怕纪律难以维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让幼儿充分观察,从而了解了幼儿的观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参与该活动是否主动、积极等情况。]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评: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让幼儿表述的环节,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知结果,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四、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评: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幼儿通过比较,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好处。]
附 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画西瓜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对西瓜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点心盘、刀、抹布;课前洗净双手。
3、ppt。
活动过程:
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小朋友,今天耿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就藏在这个口袋里,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是什么?
2、集体观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看是什么呀?
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⑴请幼儿说一说。
⑵老师提问:看看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⑶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的。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绿色的,还有的有一条一条的花纹。西瓜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敲会响,推推会滚。
3、通过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内部特征。
师:“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捡到了一个西瓜,他们为了吃西瓜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们想知道吗?”
a、老师讲故事《猴王吃西瓜》。
b、老师提问:猴王怎么吃西瓜?你会吃西瓜吗?吃西瓜应该吃什么?
c、师: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d、我们一起把西瓜切开看一看。
e、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内部:你们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样的?
f、了解两种特殊的西瓜,黄瓤的瓜和无籽瓜师:小朋友看老师电脑上有两种瓜,它们跟我们平时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样呢?
4、谈论吃西瓜的好处。
a、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b、请幼儿尝一尝: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瓤水分多,吃起来又凉又甜、能解渴、消暑,我们大家都爱吃。
画西瓜的教案篇3
一、活动背景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西瓜》讲述的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在看看讲讲中,孩子会大胆参与其中,积极思维,努力表达。
我国素称“礼仪之帮”讲究文明礼貌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与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幼儿,将是明天活跃在各线,各领域的主力军,为此,必须从小注重和深化这方面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带着现代化文明礼貌素养进入21世纪。我园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幼儿文明交往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点在研究之中。在《大西瓜》中,浸透了浓浓的亲情,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过程实录
目标:
1、观察小老鼠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产生关爱老人的情感。
准备:
大书一本,西瓜切成块放在盘中。
过程:
1、导入。
出示图一:
师:你们瞧,谁来了?
幼:小老鼠。
幼:小老鼠来了!
师: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
幼:小老鼠去玩。
幼:小老鼠去买东西。
幼:小老鼠去旅游。
(活动一开始,我马上切入主题,让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展开了想象。孩子们很是投入,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因为对小老鼠没有任何的约束,因此孩子们尽可以天马行空。这不仅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也为以下将要进行的活动作一铺垫。)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小老鼠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幼:我们去问小老鼠呀!
师:我们一起问问小老鼠好吗?“小老鼠,你干什么去呀?”
(基于生活常识,怎么样才能知道朋友要去干什么呢?简单,问问他不就知道了嘛!怎么问呢?)
师:原来小老鼠听说奶奶生病了,心里很着急,它急急忙忙要去看望奶奶。那么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通过提问、回答,无意识地让孩子学说了句子。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会记得很牢。同时,暖暖的亲情如一阵微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一下解开了孩子心中的疑问:原来,小老鼠是去看望奶奶呀!)
(一个人单身上路,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但小老鼠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给孩子们树立了勇敢的榜样。)
2、观察体验。
出示图二: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西瓜。
幼:大西瓜。
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怎么样了?
幼:小老鼠想吃西瓜。
幼:小老鼠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