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秋天教案7篇

时间:2024-01-09 作者:Anonyme 教学文档

教案的修改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调整,通过教案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秋天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秋天教案7篇

一年级秋天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认识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

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可爱。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

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们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板书:天气、树叶、大雁)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1)能读读这段吗?

(2)区分一片,一片片。

(3)你觉得树叶飘落的景象美吗?

师:金黄的'树叶转着圈儿,从树上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叶子,远远望去,真是一个金黄的世界!

(4)指导学生边想象边读课文。

(5)比一比谁读得美。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动物却要和我们告别了,它是谁呢?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板贴图片)

(2)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3)为什么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4)大雁马上要出发了,你想对大雁说什么呢?

(5)“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特别要强调“一”的不同读音)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问: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

(2)点名读,齐读。

5.配乐朗读全文。

四、诵读积累、延伸结束。

1.指导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件演示复述课文内容。

3.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外面的秋色,回到家里给家人讲讲秋天有什么变化。

五、书写生字。

1.读读“了”“子”“人”“大”4个生字。

2.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

3.重点指导“了”“子”。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描红,再自由练习,教师巡查。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一年级秋天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意。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一位山东作家,叫王宜振,他写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写秋天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

2、指名朗读

有不懂的词吗?

3、再读,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

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哪个字使整段都充满了生命力?

2、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苹果——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

桂花飘香,菊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这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写处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读诗歌,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继续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感受这美好的秋天。

二、品词析句

1、秋天,凉风习习,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秋天来到(),在那儿()。

2、秋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说吗?

秋风飘到()()。

3、默读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说说原因

4、交流

秋风“打滚”、“奔跑”——秋风调皮。“可爱”——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涂掉。”——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静态写成动态。

5、指导朗读

三、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涌出怎样的想法呢?

读第6小节。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1)“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

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交错、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

(2)“发亮的汗珠”、“闪耀”

丰收了,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地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内心却无限喜悦,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3)小结

诗人不仅赞美了秋天,更是蕴含了这样深厚的道理。

2、读最后一节,你读出了什么?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通过“珍藏”“黄叶”,表达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册

一年级秋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色、秋、风、吹”等13个生字,会写“风、气、飞、九”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5、在朗读、表演等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性学习掌握生字。运用朗读、表演等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2、就课文相关内容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信息,如:找秋天等。

3、重视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渗透生字的笔顺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在自由朗读,表演读、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自主认读生字,掌握正确的读音、字形,会写6个生字,能做到笔顺正确、书写端正。

2、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了解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

教学突破

1、利用读读、猜猜、演演等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生字。

2、在书写中,通过观察、模仿、争当“小小科学家”、评比“小小书法家”等使学生正确掌握生字、书写生字。

3、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做成幻灯片。

2、各类秋天的树叶。

学生准备

1

...
《一年级秋天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