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案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设定,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培养目标(含探究问题)
1、指导认识并书写左右中结构的汉字,巩固识字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多音字和词语辨析训练,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读读、背背,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4、指导学生学写日记和学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第二题、第三题、第六题、第八题。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一、二、三、四、五题)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三》去逛逛,认真地瞧瞧,相信我们一定又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二、学习第一题。
1、看一看,想一想。
(1)出示第一题,仔细观察,想想办法,怎么走得又好又快。
(2)指导认识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及其书写方法。
2、练一练,赛赛。
(1)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能力差的学生。
(2)每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攀登写字楼”比赛。
(3)小结,说说写字技巧。
三、学习第二题。
1、读一读。
我们有许多汉字也会变呢!你们相信吗?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找一找。谁知道还有哪些会“变”的汉字?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范围。
4、小结。
一、学习第三题(读一读,比一比)
1、填一填。
一()鱼一()马一()书一()画
2、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相应的量词重叠的词语,进行对比读。
(2)比较,区别“一条鱼”和“一条条鱼”的意思。
(3)找一找。引导学生说说类似这样的重叠词语。
3、小结。
二、学习第四、五题(“背一背,读一读”)
1、学习第四题。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读流利。
(2)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你知道这首古诗说的是什么?
(4)试背诵。
2、学习第五题。
(1)教师范读短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不会读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指名读一读,评一评。再分小组读一读。
(4)说一说。
a、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b、为什么小白兔被录取了?
c、读了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收获。
第二课时
六、七、八题
一、学习第六题。
1、读一读。学生朗读题中日记。问:我的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
2、说一说。
你们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小事跟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和同学说的。今天谁来告诉大家一件有趣的小事?(要求是自己亲耳所闻,亲眼看见或亲身经历的)
3、写一写。
(1)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有趣的小事写下来,以后翻一翻,会觉得很有意思的。你们想不想写一写?
(2)指导怎样写日记。
(3)动笔写一写。
写完后,互相修改。
二、学习第七题。
1、谈话导入。
2、自由读“采集本”中的句子,然后齐读。
3、你发现了什么?(使用描写声音的词语,生动)
4、把自己平时接触到的这样的句子写在“采集本”上,再在班上交流。
三、学习第八题。
1、看内容,了解口语交际和写话。
2、创设情境,指名学生扮演明明和妈妈,表演走散了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办法,让全班评一评,谁的办法最好。
4、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把好办法写下来。
6、读一读,评一评。
四、总结收获。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⑶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⑶“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⑷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
⑴“生”为什么不用“升”?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⑵“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①学生交流。
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⑴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⑵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紫烟瀑布挂前川
美
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溪水变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两幅。
2、课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
一、谈话设疑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弄个明白。
二、自读课文,自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停、坑读后鼻音;
澡、栽读平舌音;
泥读鼻音。
3、向难写的字挑战。
提示:
坑、培左边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变成点。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把有关句子记上记号,再读一读。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板书: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溪水为什么变浑又变清)教师相机在短语后边加问号。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桌讨论:溪水为什么会变浑又变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激趣启思
(出示插图一)
师:小兔的家门前,绿树成阴,一条清清的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读议学习课文第3、10自然段
1、轻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