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谈话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谈话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来源
国庆假期前,我们初步了解到,有的幼儿假期将随父母外出旅游,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了幼儿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抓住幼儿国庆外出旅游的机会,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外出照的相片、和土特产带回班上布置了一个展览会,成为一种教育环境,使幼儿有充分的、和教育资源接触的机会、这就很自然的产生了谈话活动《在祖国各地旅游》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积极参与谈话,能用连贯的语句讲清自己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与感受、
2、要求幼儿注意的倾听同伴谈话,能迅速的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向同伴学习谈话经验、
3、在回忆性谈话中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让幼儿把自己所去旅游照的照片带来,还有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和
土特产等、
2、准备一些著名地区的旅游景点图片播放给幼儿观看、
3、布置一个旅游物品展览区,把幼儿带来的所有物品都展览出来、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谈话,能用连贯的语句讲清自己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与感受、这是因为幼儿在谈话时,为了使别人能明白自己所说的内容,就要努力把意思说清楚、明确
2、难点幼儿独立的完成讲述自己在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且要清晰明确,这就要求幼儿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在讲述时,会选择恰如其分的形容词进行描述、这对幼儿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今天,我们班办一个展览会、谁能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展览会?”
“在国庆假期小朋友与父母外出旅游,带回许多的照片、土特产,现在就请你们讲一讲在祖国各地旅游的事情、”
在此环节,话题用情景引入,可以提高幼儿谈话的积极性,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作好谈话的准备、
2、幼儿自由结伴,围绕话题,开展交流、
在让幼儿自由交谈的环节中,老师要求幼儿围绕话题讲自己在旅游时的感想、这个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给每个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因为全班30人以上的谈话环境,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到集体面前谈谈自己的有关想法、如果幼儿在活动中缺乏表达的机会,他们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有可能导致在下个环节出现幼儿记忆力分散等等现象、二是给幼儿个别或小小组交谈的机会,这样的谈话和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想法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增加幼儿不同的谈话经验、
3、鼓励幼儿在集体中交流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与感受、
提问:(1)、旅游时你看到些什么,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2)、哪些事情是你第一次经历的?(3)、你带来了什么纪念品或土特产?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逐步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感想、不仅帮助幼儿学习围绕话题谈话,而且能够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倾听、对话等方面的学习,提高了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
六、活动延伸
1、让幼儿回到家中给父母或者其他家人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思考外出旅游时应该带哪些物品、
谈话活动教案篇2
《我的心愿》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谈话活动,体验谈话活动的乐趣,懂得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2、能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讲话,并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围绕“我的心愿”这一话题进行谈话,逐步深入地交流个人见解。
【活动准备】
1、心愿树一棵、心形花和小花若干、背景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出示背景图并提问:什么叫“心愿树”?你心里有什么愿望,告诉它,它会帮助你实现愿望。
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指导语:谁的心里有愿望,可以对它说:“心愿树,心愿树,请你帮我实现愿望,好吗?我的`愿望是……”
3、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心愿。
幼儿说出心愿后并将心形花贴在树枝上,教师以心愿树的口吻说:“你的愿望将来一定能实现。”
4、围绕一个主题,说说乐于助人的心愿。
(1)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话题:“生活中哪些人会需要你帮助呢?”鼓励幼儿说说乐于助人的心愿。
(2)幼儿大胆进行表达,说出心愿后将小花贴在花园里。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谈话活动教案篇3
好朋友
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活动准备:玩具娃娃一个,cd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和幼儿握手问好,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分句学念儿歌。教师:小娃娃是我们的好朋友,瞧,她来了。让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边对娃娃招手,边说“你好,你好”。)
教师:小娃娃来了,我们要怎样欢迎她?(引导幼儿边与娃娃握手,边说“欢迎,欢迎”。)
教师:小娃娃会怎样呢?(用娃娃表演边拍手边高兴地说“谢谢,谢谢”。)
教师:小娃娃要走了,我们跟她说再见吧。(引导幼儿边摆手边说“再见,再见”)
教师小结:大家这么有礼貌,一定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学念儿歌《好朋友》。
教师:有一首儿歌是说好朋友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2-3遍。
好朋友
我有一双小小手,
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
“再见,再见“摆摆手。
三、儿歌表演。
教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请你喝好朋友一起念一念儿歌。
幼儿自由找朋友,并和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幼儿拉着朋友的手走出教室做游戏。
谈话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并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糖果的有关经验、
2、引导幼儿围绕“我喜欢吃的糖果”,逐步深入地交流自己的理解、
3、积极参和小组讨论,乐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地谈话、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一颗自己喜欢吃的糖果、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谜语:红纸包,绿纸包,里面睡着一个甜宝宝、
二、相互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糖果告诉身边的同伴,自己带的是什么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吃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进行“糖果”的谈话
1、请几位小朋友在集体面前交流关于“糖果”的经验、
2、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并要求其他幼儿安静倾听、
四、引发丰富的话题、
1、你喜欢吃什么糖果?为什么喜欢吃?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论自己喜欢吃的糖果,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进一步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糖果,以及最好玩的糖果、例如:跳跳糖、口哨糖、海绵糖等,鼓励幼儿谈谈吃这种糖果的独特感受等、
谈话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主要的风俗习惯。
2、通过猜灯谜、做汤圆、踩高跷、观赏花灯、舞龙狮感受节日等活动,感受节日欢乐热闹的气氛。
3、增进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一、介绍元宵节:
1、通过讨论、老师讲解,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和风俗习惯。
2、体温:为什么人们要过元宵节?元宵节人们都进行一些什么活动?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赏花灯、猜谜语、吃汤圆、舞龙狮的风俗习惯。
二、猜灯谜:
1、玩法:在活动室中任意取下一个气球,父母协同孩子用臀部将气球坐碎,取出其中的谜面,共同猜出谜底。
2、在猜谜过程中,感受与父母配合的乐趣。
三、画五官:
1、玩法:由一人用布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另一人领着走到画五官,将五官画完整。(另一人可作适当的提醒)
2、父母与孩子共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