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的优秀可以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个性化教学更加有效,教案在写作中教师需要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共同成长,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流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动画:背诵你学过的古诗。
2·课件显示课题:古诗两首。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课件:两首诗的题目
这两首古诗,一篇是《锄禾》,一篇是《悯农》。
3·这两首诗你熟悉吗?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吧!
板块二:学习《锄禾》
1·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些农民伯伯正在锄禾。
课件:农民锄禾图
锄禾就是在田地里锄草。在炎热的夏天里,农民伯伯在田里锄草,他们满身大汗,那些汗水一滴一滴滴到田里去了!他们的劳动多么辛苦啊!
2·古代的一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写了一首诗。
课件: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自由朗读。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把诗句读正确。
4·学习生字。
课件:
说说哪个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读准的?辛苦的“辛”是前鼻音,粒的声母是小棍l,要注意读准。
辛苦的“辛”是前鼻音的字,要注意读准。
朗读诗句
5·现在,再读读诗句,你一定会读得更好。
课件:我们就得一句话一句话地读,读懂诗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6·学习诗句。
(1)先看前两行诗句,读一读,你能读懂什么呢?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当”变红:“当”是什么意思?“当”是“正是”“正在”的意思。课件:插图
农民伯伯锄禾的时候,正当太阳在他的头顶上,是正中午的时间,这就是“日当午”。现在你读懂了这两行诗句的意思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那么,诗人是怎么想的呢?
(2)后两行的意思呢?
读一读,诗句中的哪个字的意思你不理解?
“皆”是“都”的意思,粒粒皆辛苦,就是每一粒都是辛辛苦苦的劳动换来的。我们每个人每天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用汗水换来的,来得不容易啊!这就是诗人想到的,诗人写得多好啊!小朋友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3)农民伯伯在炎热的夏天里,辛辛苦苦的劳动。所以,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啊!你还会浪费粮食吗?
(4)理解了诗句以后,你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有感情呢?
你能把这首诗背诵出来吗?
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我们应当爱惜粮食,尊重他们的辛苦劳动。这是我们从《锄禾》这首诗中学到的。下面,请小朋友们看李绅的另一首诗《悯农》。板块三:学习《悯农》
(1)课件:图片。
看看书上的图,再读读诗句,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一边,是农民辛辛苦苦地种庄稼,另一边,是一位农民伯伯因为饥饿就要死去。为什么会这样呢?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悲惨?
课件:悯农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诗。告诉大家,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的?
课件:“粟”的音节变红。注意读准它的声母平舌音su。
(3)读一读,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
课件:下面讲解的字分别变红。
“粟”是指谷子,一就是一颗,表示很少;万不是正好一万,而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从这两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这就是农民伯伯的种田,这是他们收获的粮食。
ppt:图片
(1)是的,农民伯伯种田,播下很少的种子,可是秋天却收获了很多的粮食。看到农民伯伯的丰收,你的心里一定感到很高兴吧!
(2)农民伯伯种田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可是,他们生活得怎样呢?
课件:
怎样读出农民种田,收获的粮食很多呢?你知道“无”和“犹”的意思吗?“无”,是没有;“犹”是还是的意思。
“四海”“闲田”是什么?四海就是指任何地方;闲田就是没有播种的田地。任何地方的田地都种上了粮食,那要收获多少的粮食啊!
(3)为什么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种田,庄稼丰收了,农民还要被饿死呢?想一想,再说一说。现在,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是啊,在当时的社会,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种田,收获了很多的粮食,可是自己却要被活活地饿死!这多么不公平啊!诗人对他们深深的同情。你能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吗?
ppt
(4)今天,我们学了两首古诗。通过朗读理解,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在当时的社会,老百姓过着痛苦的生活。他们辛辛苦苦地种地,收获了很多粮食,可是他们自己却忍饥挨饿,甚至痛苦地死去。这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同情啊!
(5)最后,我们一起再次朗读《悯农》,把它们背诵出来。
(6)学完了这两首诗,我们再来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是的,它们都是4行,每行都有5个字,读起来很顺口,这叫五言绝句。这是两首诗表面上的共同点。两首诗的内容都是关于同情农民伯伯辛苦,但生活很苦,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人们把这两首诗又叫作《悯农两首》。它们的作者是??
课件:
(7)在古诗的王国里,还有很多这样反映老百姓生活贫苦,社会不平等的内容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
课件:
板块四:写字指导与练习
这些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
1·课件:禾午辛苦农收万闲夫。
请小朋友读一读,再给这些字找些朋友。
2·这是这些字的笔顺图,请小朋友按笔顺书空练习写写。
3·指导写字:辛闲农
“辛”要注意写好长横,“闲”的里面是木,注意写得小些,不要碰到外面的门字框;“农”的笔顺要注意,请小朋友们看仔细。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2、理解古诗《池上》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篇3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