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精心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案写的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运算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篇1
教学内容: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用具:口算题灯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319=3190+568=568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能否做除数?0不能做除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的算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总结完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借助线段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谁还记得,混合运算都有哪些运算规则?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大家最喜欢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一定非常有趣,如果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喜欢参加吗?为了更好的组织开展活动,我们要了解一下每个年级活动的项目、参加的人数以及分组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理解、掌握“两边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
1?出示信息:一、二年级组织堆雪人比赛,一年级有3组参加,每组8人,二年级由2组参加,每组10人,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请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
生2:一年级每组8人,有3组;二年级每组10人有2组,所以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列式为:8×3+10×2。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我们也是这样列式的。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你们列出的是一个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可这样的算式我们以前没有解答过,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一下。
(指两名学生板书)
①8×3+10×2②8×3+10×2
=24+10×2=24+20
=24+20=44(人)
=44(人)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在小组里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组觉着第一位同学做的对,即符合题的意思,也符合运算顺序每一步都是先算乘、后算加,第二位同学两个乘法一起算,不合适。
生2:我们觉着第二位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先同时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再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同样既符合题意也符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啊。
生3:我们也觉着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它不仅符合题的意思和运算规则,结果正确,写起来还简便,我们觉着第二种方法是对的。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达成共识?第二种方法行不行?
生齐:行!
师:我也赞同大家的意见,两边的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3?小练习
(1)板书:15÷3+16÷26×4-18÷9。
师:这两道题表示什么?在小组里说说。
(交流。)
生1:第一题表示15除以3的商加16除以2的商得多少?
生2:表示2个商加起来是多少。
生3:第二个算式表示4个6的积减去18除以9的商得多少?
师:大家说的很好,应该怎样算呢?试着做做。
(生独立计算、集体反馈,略。)
(2)指名口答运算顺序。
9×3+25÷560÷5-3×375+5×8+23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有两边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的算式,我们才可以将两边乘除法同时计算。
(二)理解、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
1?出示信息:三、四年级同学准备举行扔雪球比赛,三年级的有24人参加,四年级有36人参加,如果每6人分一组,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分几组?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请你先画图,再列式解答。
2?反馈学生作业。
36÷6-24÷6
=6-4
=2(组)
师:他的想法大家能看懂吗?要求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分几组?必须先求什么?
(生答,略。)
师:仔细看看分析图,这道题你还有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