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4-01-27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优质的教案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纪律,提供有序的学习环境,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参考6篇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比赛中,使学生在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比赛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学会合作,勇于创新,发扬奥运精神。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球:臂、腕、指用力;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运球:手、眼、身体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五、教法学法:

以比赛带动基本技术学习,提高活动能力,便于教学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得活。贯彻和运用循序渐进和直观性原则,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观察来理解动作,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后,又通过互练互评、自我升降评价来巩固正确动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篮球比赛将是奥运赛场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么,对篮球运球技术和跑中的障碍跑你知道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同学们都看过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比赛运球过人的精彩吗?(生七嘴巴舌)大家说他们的动作漂不漂亮?(生:漂亮、潇洒)想不想学?(生异口同声)(教学意图:顺理成章地引申到教学核心——篮球运球)好!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学习篮球运球。以上导语的设计,丝丝入扣,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我想练,我要练,为全课创设下愉悦的前提。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

2、课堂常规

整队查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准备活动

3、运球

a学生分组自练(随意熟悉球性)

b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球经验交流

c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再分组练习

d提高技能,拓展练习,(大胆尝试各种运球方法:跨下运球、身后运球等)e优秀生展示(每小组推选一人展示或自告奋勇)

f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组织教学比赛(运球往返跑)

4、结束部分

a、集体放松活动(随教师提示引导指挥学生放松)

b、小结本课(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c、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本节课我预计:

练习密度:50—60%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强度指数:1.4—1.6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2

一、课题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体前变向运球动作要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运用体前变向技术,提高学生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能够体验篮球乐趣、克服困难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按拍球位置准确。

2.教学难点

下肢和上肢协调配合。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整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导入热身)

1.慢跑。

学生沿着边线进行慢跑,当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做高抬腿跑、小步跑、车轮跑。

2.球操。

(1)上下抛球;

(2)左右手拨球练习;

(3)左右转球练习;

(4)胯下运球练习。

(三)基本部分(学习、练习、巩固、展示)

1.导入:游戏(行进间运球接力)。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同,各组排头同学听到口令后,运球出发,到终点后返回接力下一名同学,要求不抢跑,否则罚时3秒。

要求:认真玩游戏。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2.新授:通过与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出技术要点。

右腿蹬地向左跨,拨球部位右侧上,屈膝跨步降重心,顶肩左推快跟上。

3.练习。

(1)原地体前运球模仿。

两人一组面对面,一名学生做出不同原地运球动作,另一名同学模仿动作,看哪一个同学是模仿小能手

要求:向左侧变向时,按球右侧方。组织形式:集体练习。

小迷宫寻宝。

老师在场地上设置不同的路线当作小迷宫,在路线上设置不同的指示牌,当学生运球到指示牌的时候,迅速喊出牌子上面的数字

纠错:运球时不稳定。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教学重点:

高、低运球

教学难点:

运球按拍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上肢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三)行进间运球

(1)教师讲行进间直线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

(3)小结。

组织队形:散点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4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篮球(理论知识)

2、游戏:拷贝不走样

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相关知识,知道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方法,对学

习篮球知识感兴趣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