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4-01-27 作者:Anonyme 教学文档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安全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安全教案推荐8篇

中班安全教案篇1

目的:

1、通过制作安全标志,粘贴安全标志,引导幼儿知道要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

2、初步懂得避开危险物,不做危险动作。准备:安全标志一个、蜡笔、纸。

过程:

(一)讲讲:

1.出示安全标志

a.小朋友,这是什么?

b.这是安全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可以提醒家这个地方要小心.

c.这是警告标志,有了这个标志,代表这里有电,要小心!不要碰。

d.上个月,孙艳小朋友在厕所摔了一跤,如果,厕所里贴了这个安全标志,她肯定会小心的走上台阶,就不会摔跤了。

e.现在我们把这个标志贴在厕所门上,提醒家小心好不好?(请一幼儿去贴)

f.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需要提醒的地方,家动动脑筋自己来做一个安全标志。

(二)做做:

1.幼儿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园点在下方。

2.鼓励幼儿制作与老师不同的安全标志。

3.助个别完成作品。

中班安全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到了,有的小朋友,不愿意穿厚衣服,通过照片和雪花告诉小朋友冬天是寒冷的,要多些衣服抵挡寒冷。用剪纸串成串挂在教室里,营造冬天的气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丰富关于冬天的经验。

2、学习和大声朗诵儿歌。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冬天的特征

难点:认识四季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剪纸:雪花

2、教学挂图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雪花剪纸,导入冬天的话题。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见到雪花?

小结:在冬天,我们这里就会下雪

3、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冬天。

图片上有什么?冬天的时候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冬天在外面是什么感觉?

小结:图片上到处都白白的,天空中在下雪。冬天的时候在外面会很冷,人们要穿很多的衣服,戴围巾、手套。

3、新授儿歌《冬天到》。

完整朗读儿歌,然后带领幼儿学习儿歌3—5遍。

4、讨论冬天怎样保持健康的身体。

引导幼儿讨论冬天怎样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

问小朋友:冬天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要怎样做一个健康的好宝宝?

小结:冬天要穿很厚的衣服,出门要戴围巾和手套,要多做运动。

教学反思

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冬天,做一些户外运动,告诉幼儿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并阐述四季的变化和特征。

中班安全教案篇3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但是每个游戏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多费些功夫。下面介绍中班游戏的方案,这些方案是在实践中总结的,对于中班比较有意义。

活动目标:

认识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方式

享受玩游乐器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户外游乐器材

活动过程:

1.老师带著幼儿到户外的游乐器材绕一圈,并在每个游乐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儿说明玩游乐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再指导幼儿正确的玩法。

三轮车:

(1)不用跑的帮小朋友推车。

(2)要轮流玩,不抢著玩。

滑梯:

(1)不从滑口处爬上去。

(2)不用头倒著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挤碰撞。

秋千:

(1)不要盪太高。

(2)不帮小朋友推秋千。

(3)不站在秋千后面。

2.接著请几位幼儿示范该游乐器材的正确玩法。

3.问幼儿当很多人想玩同一个游乐器材时,该怎麼办?引导幼儿排队等待或先玩人较少的,比较不会浪费时间,再让幼儿在游乐区玩一番。

4.回到教室,请幼儿分享游戏的项目及心情,最喜欢哪一样游乐器材,再与幼儿回顾刚刚玩游戏器材的安全事项,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给自己鼓鼓掌。

活动评估:能遵守游乐器材的使用常规;能开心的玩游乐器材。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学习排队等待的常规。

这个游戏教案可以在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排队,学会谦让,以及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值得学习。

中班安全教案篇4

一、: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二、背景及目的:

背景:

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给学生发放《中小学生守则》,人手一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资料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此类案件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施暴者也很可能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围绕"什么是欺凌?为什么要反欺凌?"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xx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凌辱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

...
《中班安全教案推荐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