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编写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乐喜庆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环境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听一段音乐要仔细听。听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1、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音乐《喜洋洋》吗?
(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第二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播放cai课件1:通过节日欢庆的画面和乐曲欣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朋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
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
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
(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掌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
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2、幼儿通过自己肢体动作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四)运用视听图解的方法,了解乐句以及段式
1、欣赏A段乐曲提示:“这里弯弯曲曲的曲线共有几条?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线谱,我们现在观到的这段五线谱就代表一个乐段。小朋友要一边听一边看它出现的小花,就会知道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了。
(播放:cai课件3:a乐段以实物五线谱浙江学前教育商城的形式出现,a段乐句的数量用花朵表示。每朵花代表一个乐句,花朵合着节拍,随着A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鲜艳跳动的红花表现乐曲的活泼和欢快的风格。)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一遍a段,同时幼儿为a段击掌打节奏,感受a段的活泼和中国幼儿园教育网欢快。
2、欣赏b段乐曲提示:“让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用同样的方法来找找这段乐曲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b段也以实物五线谱的形式初中文言文读本出现,b段乐句的数量用叶子表示,每一片叶子代表一个乐句。叶子合着音乐,随着b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优雅舒展的绿叶表现b段的柔美和舒缓。)
为这段取名叫b段,重复欣赏b段,同时幼儿为b段音乐儿童画教案击打节奏,感受b段的柔美与舒缓。
3、欣赏a’段乐曲提示:“听听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当中的那一段比较相似,找一找这段音乐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a’段音乐同a段音乐相似,但这段音乐添加了锣鼓声,实物花朵也有稍许变化花浙江省学前教育心变成红色了,a’段音乐的乐句数量仍用花朵表示。)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a’段,同时幼儿为a’段音乐击打节奏,感受a’段的欢快情绪。
4、全曲欣赏(播放cai课件4)幼儿可以随着乐曲《喜洋洋》拍击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与优
(五)体验行启蒙教育性和表现乐曲《喜洋洋》的氛围
1、提示:“时空爷爷给了我一把时空钥匙,它可以让我们往返到过大年的日子里去。好,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时空大门吧。”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暖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跳舞胎教音乐欣赏、耍龙灯等。
(播放cai课件5:开启大门,入入喜庆、热闹的画面,为幼儿营造一个神奇、喜庆的现场氛围。)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音乐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教学打击乐器演奏。
3、能跟着指挥的演奏乐器,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2、 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
3、 老师带领值日生在课前摆放乐器在椅子下面。
4、 打击乐器幼儿人手一个,具体为: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二、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1、 师:快过节了,人们又是杀鸡宰鸭,又是唱歌跳舞,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让我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一起来拍拍头拍拍肩,拍拍我们的小手吧!
2、 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拍一拍地做动作(如:拍腿、拍肩、拍头、拍手)
3、 教师唱b段乐曲,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做拍手合拢手腕颤抖动作。
三、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1、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琴声,完整连贯做身体动作。
2、 幼儿独立听音乐,表演身体动作。
四、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明确做一个身体动作。
2、 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相应小组有节奏做相应动作。
五、学习配器方法。
1、 教师(出示四种乐器):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
2、 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六、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
打击乐器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进行徒手演奏练习。
七、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1、 教师先引导幼儿看指挥拿乐器,再用击拍指挥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击拍。
2、 引导幼儿看教师预令提示,有节奏打击乐器。
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篇3
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感知数量。
2、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
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两张。
2、幼儿操作纸人手一张,数字卡片若干。
3、生日歌音乐。
过程:
1、认识故事人物,点数“捉迷藏”游戏画面中的人物数量。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喜羊羊图片)喜羊羊的朋友是谁呀?(美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他们在哪儿呢,我们喊他们出来好吗?
(2)(出示图片1,捉迷藏的图片)你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