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术中班教案8篇

时间:2024-03-10 作者:loser 教学文档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艺术美术中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艺术美术中班教案8篇

艺术美术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作画兴趣,从中感受肥皂画的奇妙,使幼儿学着用特殊材料绘画。

2、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铅画纸、肥皂水、水彩颜料、棉签、排笔、毛巾、范画。

活动过程:

一、用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收到了一张神秘的照片,上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一张隐身图,要用颜色水刷后才能显身。”

提问:“小朋友,这是谁呀?”(外星人)

二、听故事激发幼儿想象

提问:“小朋友猜,这个隐形世界里可能会有些什么?” “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三、示范肥皂画的方法

1.师:“我们就来把想象中的隐形世界画出来,不是用水彩笔,而是用棉签蘸着肥皂水来画。”

2.出示肥皂水,幼儿想象讲述,教师范画。

3.出示颜色水,示范刷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

要求:四个小朋友为一组,合作画一张大画;注意画面布局,突出主要的东西;毛笔不要混用;可以用多种颜色将画面刷满。

五、作品评价

艺术美术中班教案篇2

——美丽的彩虹

课题:美丽的彩虹

课型:新授课

试讲人:张玲娟

学时:1学时

备课时间: 20xx-6-15

授课时间: 20xx-6-2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能力目标: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

1、幼儿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

2、通过观察,幼儿可以了解到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教学难点:

1、幼儿能够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并且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

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

1、水彩笔、白纸(学生自备)

2、若干彩虹图片

教学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们,夏天是不是一个爱下雨的季节呀?那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呢?”(师生互动)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是不是夏天下雨都会打雷,那打雷之后下的雨叫什么雨呢?”(师生互动)

教师:“哦,原来这个叫雷阵雨呀!那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下完雷阵雨过后,天上就会多出什么呢?那个就叫做彩虹,对不对呀?下面,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看彩虹的图片,好不好呀?”

2、看一看,画一画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就叫做彩虹,它是不是夏天下过雷阵雨之后才会出现的呀?嗯,那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它有几种颜色呀?又分别是哪些颜色呢?”(师生互动)

教师:“对啦,小朋友们真棒,彩虹一共有7种颜色呢,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也试一试画出美丽的彩虹呀?下面就拿出大家带的纸和笔,动一动小手吧!”

教师:“小朋友们,注意哦,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小朋友们,大家在画的时候,可以发挥你们的想想象,想一想彩虹旁边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呢?”(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都画的不错哦,都知道彩虹的颜色呢!那好,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吸收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小朋友们知道了彩虹产生的原因以及彩虹的颜色。

艺术美术中班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且把自己所想象到的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的一个过程。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所有再设计本节美术活动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所以要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及载体,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二、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 .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三、活动准备:

1. 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 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 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 出示水粉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 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 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 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 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 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 评析

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 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五、课后反思: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描绘夏天的景色。

2.对绘画产生兴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夏天的景色

2.油画棒,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

让幼儿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展开

1.交流夏天的变化

教师: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

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怎样才能凉快些?

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

2.夏天的色彩

教师:如果我们把夏天画出来,想一想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呢?

那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呢?

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

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橙色看上去比

...
《艺术美术中班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