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教学生涯,实现个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教案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汉字虫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汉字虫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文字的起源,知道现代文字是由古代的文字发展而来的。
2、初步感知古代文字到现代文字的演变过程,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3、激发幼儿幼儿的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为此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4、与“雨”“果“”人”“耳”等相匹配的图片、象形字、及汉字。
5、“有趣的汉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1、什么是汉字?
2、幼儿在许多包装纸上找汉字。你在哪里找到了汉字?
3、汉字有什么用?师小结:汉字是中国人用的字,中国的汉字又叫方块字,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就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二、感知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1、看信
a)博物馆的叔叔给我们草莓班寄来年了一封信,说是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把信打开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吗?
b)出示“山”字的象形字,你认识它吗?李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个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这个字想到了什么?感觉它象什么?你们想的真好,这个是古代的山字,(出示图画水)你们看象不象啊?
c)哦,真的很象,原来古代的人把山的样子画了下来,用这个符号表示山字,人们一看就看懂了,因为它很象一幅图画。
2、幼儿感知象形字
a)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很多古代字宝宝,具体说说“月”“鸟”。
b)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到底会是什么呢?这里着几幅图画,请你们把图画拿出来看一看,比一比,看看这些字象图画里的哪一张,给他找到朋友。
3、游戏:“我是谁?”
a)将四个现代的字贴在活动室不同的角落里,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一个古代汉字,然后孩子们去找相应的现代汉字。
b)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字,说出自己的理由。公布正确答案。
c)古代字和现代的字有什么很像的地方?教师出示示意图,感知从图画到字的演变过程。师小结:这个是门,现在我们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因为古代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每一个字就象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很多年以后,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的简单了,变成了现在的字,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三、游戏《找朋友》
幼儿分成四组,合作完成古代字宝宝与现代字宝宝的配对。(用连线的方法)
汉字虫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独特之处。
2.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选择与汉字有关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更多的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爱你,汉字》。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自由读材料1—5,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1—5,想想这5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5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5.生汇报,教师点拨。
(1)《汉字字体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3)《书法欣赏》: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自主学习,知道研究报告分为哪几个部分,这篇研究报告中是这样处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的。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给搜集到的信息分类。
②筛选搜集到的信息,去掉与研究课题无关的部分。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并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首先,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去。其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就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没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的资料是属于哪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资料,进一步分类、筛选、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五、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有哪些资料?可以怎样表达?
(3)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我们应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5)研究性报告可分几部分来写?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六、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七、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的表述是否清楚?
2.信息资料的表述是否准确?
3.语句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更直观地表达信息?
5.结构是否清晰?
6.格式是否正确?
7.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方式。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指导学生怎样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完善。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设计了一个根据所搜集资料的讨论环节,把学生喜欢的题目作为这次调查报告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撰写研究报告奠定了基础。
汉字虫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2、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并猜猜认认这些象形字。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有趣的汉字),汉字卡片:人、口、手、牛、羊、马、鱼。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进入课件我是中国人二(有趣的汉字),点击按钮:弟兄不一样。
画面上有什么?(有字……)
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