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对生活中细节的思考,大家都学会了从平凡之中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只有把体会记录好,我们才能从中有所收获,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篇1
回顾十天的培训,时间虽不长,但内容丰富。十天来都是县学科带头人给我们上课,既有通俗易懂的理论指导,又有实实在的实践反思。在这培训期间,学员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跟随老师们的思路,探索着数学教育的真谛,汲取着崭新的理念,学习着充满智慧的新方法。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验中学的黄新浩老师给我们解读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析了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和如何做好课后教学反思以及与我们共同探讨了山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这几个问题给我的体会最深。其中在解读《课标》时使我明白了很多的东西,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如何能驾驭课堂,以及上好一节数学课要树立四个意识和三个能力,关键看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要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最终实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认为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在如何做好集体备课和课后教学反思这一问题上,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明白集大家的智慧和观点才能使一节课更完美。
俗话说得好:“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成大气候。”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給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朱熹曾有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的更新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有乐学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总结——深化——修正——获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尤其要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科学反思。不是有这么一个等量关系吗——优秀教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所以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在“学困生”的转化对策的问题上,首先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明白“学困生”不是“坏学生”;然后从三个方面去阐述“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思想上应该高度关注、关爱“学困生”
二、行为上要关注“学困生”
三、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用他自身所碰到的实例给我们讲解,使我们以后更知道如何面对“学困生”的问题。就如陶行知所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实验中学的黄慧珍老师和陈春林老师分别给我们讲解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作业相关的问题及考试相关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里她是从六个主要环节来给我们分析、探讨;特别是情景创设这一环节她用自身实践中的体会展现给我们,使我耳目一新,原来导入新课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更为形象。在作业问题上陈春林老师是从作业的布置、收批、评讲三方面给我们讲解,其中作业的布置需遵循五大原则,作业的收批需要注意六个环节,作业的评讲也需遵循四大原则;特别是作业收批的第五个环节批改记录:记录典型错例和解题多种巧妙的方法及作业评讲的第四原则:分享一些同学的新颖解法和巧妙思路;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在考试问题上陈春林老师是从考试内容的确定、考试的要求、考试的改与评三大方面给我们分析利与弊。还有福和中学的白煌成老师和卢敏芳老师分别给我们阐述了《从高中数学教学看初高中教材衔接》、《说课的意义和方法》。这两个专题对我们乡镇中学教师来说都很少去考虑过的,我们只知道考什么学什么,不会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只知道把一节课备好、上好就可以了;不会从多方面来反思这节课怎样传授给学生最有效果。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教学效率是课改的第一生命;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教师睿智之根在思想中,教师成长之根在课堂中,教师发展之根在教研中”,这更能体现本质教学的学习过程。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学员在积极参与中真切地感受、领悟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了思想认识。开拓了专业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
升华了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的技能和水平,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加快了专业成长的步伐。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教育教学理念扎扎实实地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努力推动我县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篇2
一、加强了学习
以前培训也较多,对新课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
二、找到了差距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与授课老师所讲的标准、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自身不足很明显。今后只有快马加鞭,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不虚此次培训。
三、解决了一些不惑
当老师的确有些问题总解决不好,我也一样,如新理念的实施,怎样减轻压力,当好老师等问题也让我困惑不解,这次培训使我在这些方面有了一些新认识,解决了很多疑惑。
四、作了反思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是只懂一些政治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要身正为范。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行为的表率。最后,思想品德教师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好的思想品德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