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小鱼教案5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Lonesome 教学文档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重点,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追小鱼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追小鱼教案5篇

追小鱼教案篇1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感受歌曲《鱼儿的梦》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学唱歌曲。

2、能大胆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材料准备:ppt课件、钢琴伴奏:鱼儿的梦

活动设计:

一、音乐游戏:小鱼游;

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教师弹奏歌曲,幼儿欣赏。听了这段音乐,猜一猜小鱼在干什么?那么小鱼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三、欣赏并理解歌曲:

1、理解:鱼儿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小鱼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谁会用优美的动作学一学小鱼是怎样在妈妈怀里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给它盖上珍珠被。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为鱼儿盖了一条怎样的被子呢?你们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为你们盖被子的?

3、理解:呣~~呣~~风儿唱着摇篮曲,轻轻吹呀慢慢吹。风儿唱了一首什么歌?教师哼唱,引导幼儿一同哼唱。为什么风儿要轻轻吹、慢慢吹?请你来学着风儿轻轻吹、慢慢吹,哄小鱼入睡。

4、理解: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在梦里,小鱼好像梦见鱼妈妈回来了,它在干什么呢?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来做做鱼宝宝。(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互动)

5、:你们觉得鱼儿的梦美不美?哪里最美?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鱼儿的梦》。

6、再次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四、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优美的歌曲吧。(钢琴伴奏)

重点:哼唱时要轻轻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我们变成一条条小鱼,听着优美的音乐,做做鱼儿的梦吧。

追小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连续的方法唱衬词部分,用‘啦’进行伴唱。

2. 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表演动作。

3. 感受表现三拍子歌曲的甜美意境。

活动准备:

1. 幼儿初步学会歌曲。

2. 自制小鱼头饰若干,池塘水草若干。

3. 场地布置:《小鱼的梦》池塘。

活动过程:

1.教师在音乐声中用甜美的睡醒姿势导入课题,

(教师说出梦境内容并提出问题)。

2.切入课题,人会做梦,我们来看看小鱼做了什么梦?

3.欣赏并复习歌曲《小鱼的梦》。

4.幼儿随琴声演唱歌曲一遍。

5.学习新的演唱方法,引导幼儿用“啦“进行演唱以及伴唱方法。

6.让幼儿分角色,(水草,小鱼宝宝)进行伴唱及演唱。

7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小结。

8.音乐游戏《小鱼的梦》。

把水草宝宝、小鱼宝宝带入已布置好的池塘,进行角色游戏。

9.游戏分角色交替几遍,活动结束。

追小鱼教案篇3

活动意图: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地熏陶。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期的诗歌教学,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教育,以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亲爱的小鱼》。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感受诗歌中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的语言所呈现的意境,学习词语“视线、惊喜、爱的小船”。

2.理解诗歌中小朋友和小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3. 注意倾听同伴发言,并清楚的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过鱼缸里的小金鱼。

2.背景音乐和配乐诗歌磁带、录音机。

3.幼儿用书:《亲爱的小鱼》。

活动过程:

(一)出示鱼缸里的小金鱼。

这是谁呀?你喜欢小金鱼吗?

幼儿自由说一说。

(二)集体欣赏教师富有表情的配乐诗朗诵。

1.教师朗诵诗歌。

小朋友都很喜欢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小鱼和它的好朋友的诗歌吧。

2. 幼儿倾听诗歌,教师提问。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小雨和谁是好朋友?

(三)教师引导幼儿逐幅阅读幼儿用书画面,同事播放诗歌录音。

1. 集体欣赏配乐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听了诗歌后,你觉得小朋友喜欢小鱼吗?

2.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

为什么小朋友喜欢小鱼?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四)师幼针对画面细节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1.教师提问,幼儿思考。

一开始小金鱼住在哪里?小朋友是怎么对待它的?小金鱼长大后,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幼儿自由的讨论。

既然小朋友那么喜欢小金鱼,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回大海里?

(五)师幼共同看图朗诵诗歌,学习新词语。

1.师幼借助幼儿用书共同朗诵诗歌。

什么叫视线?(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什么事惊喜?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 鼓励幼儿大胆的想像并清楚的讲述。

谁是小船?为什么?还可以把小鱼比作什么呢?

3.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有感情的看图朗诵诗歌。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与小伙伴友好的相处。

活动反思:

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让幼儿更深层次体会角色的融融情意;通过互动环节,拉近彼此的距离,也使老师和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儿童诗歌伴随着幼儿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发芽开花,最终结成累累硕果。

追小鱼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瓶盖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体验快乐。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一张。幼儿作业每人一份。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网小鱼》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一起唱一唱、游一游吧!(播放《网小鱼》的音乐)

(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

幼:波罗波罗…

2、师:你们会吹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很多泡泡来。(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

3、出示背景图:

图上的小鱼有没有吐出泡泡来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4、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盖)幼:瓶盖。

5、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选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 "波罗波罗"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

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

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一块小抹布把它擦干净了以后,再去蘸别的颜色。

6.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 "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

7.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你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

幼:绿色。(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

8、问:你还想不想吐泡泡呢?

幼:想。

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

问:好看吗?幼:好看。

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

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

...
《追小鱼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