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Mute 教学文档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和组织,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一份合理的教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资源,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教案最新5篇

中国教案篇1

【教材简析】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预设目标】

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2、汇报交流。

3、课文读完了,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1、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2、理解分析。

3、朗读感悟。

4、教师小结。

五、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预设)。

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⑴ 学生品析。

⑵ 感情朗读。

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 学生口述。

⑵ 理解分析。

⑶ 展开想象,有的队员还在怎样地救援。

⑷ 教师拓展,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⑸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畅所欲言)

⑹ 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 学生理解分析。

⑵ 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当地群众会怎样表示感激。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七、图文赏析,升华中心

1、出示图文。

2、激情写话。

3、交流。

中国教案篇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2、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情感目标: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之情,产生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四、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8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中国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3.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设计理念:

1. 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 投影、多媒体课件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 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

2. 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

一. 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1. 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 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 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4. 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

5. 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①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②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③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④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⑤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

6. 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①.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②.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③.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

①读者:读正确、读流利。

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卢沟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2、学生读课文,正音。

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

...
《中国教案最新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