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4-04-07 作者:Youaremine 教学文档

为了让我们的可以更加有秩序有趣,我们应该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5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5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1-5的认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钟面的构造及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会正确看整点和半点

3.初步感知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懂得珍惜时间活动难点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难点剖析时针、分针的认识幼儿已经掌握,但对于它们的运转关系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数学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实物挂钟一个

3.有错误的磁性钟面一个(数字排列有错误,时针、分针长短一样)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1.《小朋友的书·数学》

2.实物挂钟一个

3.有错误的磁性钟面一个(数字排列有错误,时针、分针长短一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时钟,引入课题

师: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2.钟表匠皮皮昨天做了这个钟,可谁也不愿买,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幼儿指出钟面上的错误,介绍钟面构造)

(二)看时钟,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

师:1.如果时针和分针赛跑,谁会赢?

2.小朋友当评委,仔细观察到底谁跑得快?(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反复拨几次)

3.小评委说谁是冠军?(长针(分针)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和半点

师:在钟表上有两个特殊的数字,它们是12和6,12永远在最高的地方,分针一跑到这里,表明它又整整跑了一圈,走到了一个整点;6呀,永远站在钟面的最下面,每次分针走过它的时候,它都会说:“加油,你又跑了半圈了。”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故事,知道分针走到12和6的时候分别代表什么了吗?(幼儿发表自己意见,在谈论的过程中学习整点和半点)

(四)操作练习“修理钟表”

师:将书翻到27页,我们来帮皮皮把装错的时针找出来,并说说错在哪里

活动延伸:

教幼儿学习几句谚语,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也可在主题墙上张贴

1.时间一分,贵如千金

2.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3.贪睡的猫一定抓不到老鼠,浪费时间的人一定不会有收获

通过找错活动,可以让幼儿正确认识钟面。

运用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比赛中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有助于幼儿更快的掌握知识点。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在活动中抓住了幼儿年龄特征,整个活动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教具,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幼儿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幼儿。

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幼儿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伴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演示,能较好地帮助幼儿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演示。

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活动中仅让幼儿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幼儿“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幼儿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幼儿交流讨论,但只流于形式。幼儿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这样才会使幼儿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1-5的认识教案篇2

小班科学:小动物捉迷藏

活动目标:

1. 在猜猜找找游戏中,寻找和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 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森林布景

活动过程:

一、 说说讲讲,森林里的小动物

1.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大森林里找动物朋友,想去吗?森林里都会有些什么小动物呢?森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都躲起来啦,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

二、 拼拼玩玩,动物的花花衣

1.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黑白花纹动物:奶牛,斑点狗,斑马)

2.拼图游戏

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奶牛、斑马和斑点狗,这些动物身上的颜色一样,都有黑白花纹,但是形状不一样,奶牛身上的是一块一块的`,斑马是一条一条的,小狗身上是小圆点。

3.翻转拼图,发现相似花纹但颜色不同的动物。(老虎,豹子,长颈鹿)小结:原来,有些动物花纹形状一样,但是换了颜色就成了另外一种动物了,真有趣。

三、 看看找找,黑夜里找动物

1. 在制作好的场景黑夜中找小动物:只出现动物的轮廓或是一个部分,用白色线条勾勒。仔细找找呀,你们找到小动物了吗?你找到谁了呀?

2. 出示宝贝卡:我这里有个宝贝,这个宝贝能够很快地帮助你找到小动物。

小结:今天在森林里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每个动物都长得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1-5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

“认识信息世界”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内容有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词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出信息的概念

问题导入:

①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生:信息技术。

②师: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设疑)

生思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回答)

2.播放课件: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报纸新闻摘选、电视宣传广告、一些商品的商标等例子)

师:从图片和录象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答:古代战事传递,奥运报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产品的广告。

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对人类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气息,你所想到的问题,你所做过的事情等,这些都是信息。广义地说,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

...
《1-5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