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4-04-07 作者:Iraqis 教学文档

为了让我们的可以更加有秩序有趣,我们应该要提前准备好教案,一份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5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5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

5的认识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8和9,认识数字8和9。

2、理解8和9的实际意义,学习用它们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认识数字8和9》ppt课件

活动准备:

1、配套多媒体资源《认识数字8和9》

2、配套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每两人一份材料:一盘干蚕豆,点卡和数卡。

活动过程:

二、认识8和9的实际意义

1、教师放多媒体资源中的'图片,请幼儿大声数数有几朵花,可重复几遍。

2、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9。

三、找包含数量8和9的物品

1、请幼儿两人一组,共同商议,找出自己身边数量为8和9的物品,如8个指头、9支铅笔、8粒蚕豆、9的点子卡片等。

2、引导幼儿进行分享,请幼儿说一说本组找到了什么物品,有多少个,其他幼儿评判对不对。

四、认识数字8和9

1、教师播放多媒体资源,呈现组图,请幼儿说说是什么数字,然后呈现组图中花朵的数量变化,请幼儿一起数一数、说一说。

2、教师小结:这是数字8和9,表示数量为8和9的物品。

五、操作练习

打开幼儿操作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按要求做练习。

5的认识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下p80~81页例1、2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观察、推理、辨析等手段,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三角形的表示法,理解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内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

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内的高。

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形、四边形模型,三角板,白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来了,人们傍晚都会去广场散步,你们喜欢去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广场到处看看,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仔细找一找画面中的三角形,有信心找得到吗?(播放课件)

生说一说,师动画演示图片中的三角形

2、联系生活:对于三角形同学们并不陌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看似简单的三角形应用得那么广泛,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

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出示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同桌之间说一说。

(2)教师演示三条线段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封闭的图形,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

(3)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定义.

师:对,三条线段端点连端点没有空隙,实际上就是把三条线段围起来,所以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学生齐读。

练习:认一认下面哪些是三角形?说明原因。

(二)三角形的特征:

(1)摸摸手里三角板学具、说一说:

①三角形由什么组成的?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教师演示课件,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边问生边回答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三)演示课件,教学三角形表示法。

(四)教学三角形的高。

(1)情境创设。

这间美丽的木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工程师想测量房顶的高度,你们认为应该量哪一条线段最合适?

(2)课件演示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3)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提醒学生注意底和高要对应。

(4)学生练习画高。幻灯展示学生作品,讲评。

(5)提问:三角形中有几条高呢?学生说说,师出示各种三角形的三条高。

(五)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球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一个游戏: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男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

(2)出示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女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

为什么男同学拉不动,女同学一拉就变了?是不是女同学比男同学的力气大呢?换位游戏证明答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两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4)练习1:哪种方法更加牢固?

练习2:怎样使椅子变得牢固?

2、(出示课件),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运用到了三角形的这种特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我们看到的大桥、铁塔、帐篷、人字梯等物体中都用到三角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多动脑筋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2、判断

四、反思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你觉得自己收获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就会有许多发现,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

五、板书设计

三 角 形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5的认识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⑴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⑵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⑶巩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⑴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⑵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⑶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

...
《5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