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份引人入胜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猜猜我是谁》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猜猜我是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猜猜我是谁?
2.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
3.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图片细节,并由图片特征猜出谜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根据提示,动作或者叫声能猜出他的名字。
活动准备
鸭子图片,大象图片,猫头鹰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围成圆圈状,并告诉幼儿将进行猜谜游戏。教师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协助幼儿猜出答案。提问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摇,张嘴嘎嘎叫。猜猜我是谁?(鸭子)
2.教师请幼儿描述鸭子的特征,适时补充相关材料。
3.教师继续进行猜谜游戏,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协助幼儿猜出答案。提问: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粗又长,事事都能干。猜猜我是谁?(大象)
4.教师请幼儿描述大象的图正,适时补充材料。
5.教师继续进行猜谜游戏,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协助幼儿猜出答案。提问: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白天睡大觉。猜猜我是谁?(猫头鹰)
6.教师请幼儿描述猫头鹰的特征,适时补充材料。
7.教师小结。教师与幼儿以轻松的心情猜谜语,进一步分析几种动物的其他特征。
8.学习词语:鸭,象,猫头鹰
教学反思
1.能根据提示猜出动物名称。
2.能说出两种动物的特征,并能将动物名称与特征相互联结。
中班《猜猜我是谁》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猜谜语的方法。
2、体验猜谜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跟谜底有关的各种秋天的果实。
2、每位幼儿已学会1—2种谜语。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要点。
1、猜谜语,引出主题。
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打一五官。
2、介绍谜语。
教师:“谜语,最早来源于我国民间,它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就是描述谜底的话语,比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就是谜面;谜目就是对谜底限定的范围,它的作用就想路标一样,给我们指明要猜的方向;谜底很简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幼儿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谜语。
4、游戏:“猜谜语”。
(1)师:美丽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好多好吃的食物要请小朋友玩猜谜语的游戏,让我们一起猜猜它是谁,好不好?
(2)教师出谜面,引导幼儿猜谜语,每次猜完后,教师出示实物确定幼儿猜测正确,引起幼儿兴趣。
①谜语一: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掉饺子,吐出珠子。(谜底:橘子或芦柑)
②谜语二:一位先生,天生傲慢,解开纽扣,露出白肚皮。(谜底:香蕉)
③谜语三: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谜底:花生)
④谜语四: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脱掉绿袍子,满身是珠子。(谜底:玉米)
5、猜谜比赛。
(1)将幼儿分为两队,进行猜谜语比赛。
(2)教师讲述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其中一组的幼儿说谜语,另一组的幼儿来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一组说的谜语多,哪一组就获得胜利,给予表扬。
四、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学习更多的谜语,跟父母一起玩猜谜语的游戏。
中班《猜猜我是谁》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对图形的辨认能力。
2、认识t;部分>和t;全部>的概念。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教具图卡、幼儿学具卡、操作册、音乐《我的身体》
三、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魔术表演,小朋友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魔法变变变!你们猜猜变出了什么?(苹果、雪梨、橘子)玩此游戏时教师挡住实物一半请幼儿猜出全部)
(二)情景海报讨论
1、这里有好多小动物喔!它们在什么地方?(野生动物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些动物呢?(公园、动物园)你知道动物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2、咦?这颗树后面躲着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狮子)狮子身上有什么特征?(简单描述:狮子有一头长毛)什么动物在树上?(猴子——猴子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圆圆的脑袋和一双大耳朵;松鼠——松鼠身体小小的,有一根大大的尾巴,最爱吃松果)还有几只调皮的小动物藏起来了,小朋友仔细观察它们躲在哪里?(小兔子躲在房子的后面——小兔子有双长长的耳朵,最爱吃胡萝卜;有只小猪躲在了石头后面——长着胖乎乎身体,有两个大鼻孔;数学龙宝宝和一只梅花鹿躲在了草丛里——数学龙宝宝头上有双短短的角,而梅花鹿的角长长的像树枝一样,身上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点点)。
3、天上有小鸟飞来飞去,你能数出有几只吗?让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3只小鸟)除了小鸟还有什么动"来;自、屈;老师;教、案;物在天上飞呢?(蜜蜂、蝴蝶、蜻蜓)4、有什么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鱼,没有脚,靠鱼鳍和鱼尾在水里游泳)小结: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请谁来模仿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教育幼儿不要伤害小动物。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展示多媒体"部分与全部"的操作题,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两张漂亮的照片,可是有一部分不小心弄丢了,我们来观察和猜猜这是谁?(象,有双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兔子,有双长长的耳朵,真可爱)请小朋友拿出图卡,将缺失的部分补上。
2、操作题二:下面哪两张图卡可以组合出完整的图形呢?将它们连起来。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部分与全部,通过观察许多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就能猜出它是谁,能想到它全身的样子。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不见了,但通过小朋友的帮忙,把丢失的部分全部找回来,大家都非常棒。我们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缺失,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收到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到别人!
(四)、律动音乐《我的身体》,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健康操,我们要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活动结束。
四、教学反思
1、能根据提示猜出动物名称。
2、能说出两种动物的特征,并能将动物名称与特征相互联结。
中班《猜猜我是谁》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产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体验“猜一猜”的快乐。
2、巩固对熊猫、长颈鹿、松鼠、斑马、袋鼠等动物名称及外形特征的认识,并尝试说出他们的本领。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体验“猜一猜”的快乐,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巩固对熊猫、长颈鹿、松鼠、斑马、袋鼠等动物的认识。
2、难点:巩固对长颈鹿、斑马、袋鼠等动物的本领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与孩子观看动物世界等节目,调查幼儿对“奇妙的动物”的认识。
2、活动课件及相关音乐。
3、鱼缸里的小鱼、动物手偶40个。
活动过程:
1、律动:《动物模仿操》。
2、游戏“猜猜我是谁”,看小时候的照片,猜一猜班里的小伙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猜一猜”的快乐。
3、看“动物的小时候”猜一猜是谁,巩固对大刺猬的认识。
4、看“动物的家”猜一猜是谁住在这儿,巩固对国宝熊猫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产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5、听一听《谁在叫》,一起做动物韵律操。
6、看尾巴猜动物,巩固对马、松鼠、长臂猿的认识。
7、比较动物身上的斑纹,巩固对斑马、长颈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