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准备好教案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灯笼美术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灯笼美术课教案篇1
工具和材料:
长方形卡纸一张,直尺一把,铅笔一枝,双面胶一卷,介纸刀一把,线绳一根。
制作过程:
第一步:量距离
在准备好的卡纸上面,按1cm为间隔,从卡片的一端开始,划分出若干等距离的线,并用铅笔描绘出来。
第二步:切卡纸
用介纸刀沿着刚才划线的地方切开,注意,不能切得长短不一,不然做出来的灯笼会很不匀称。
第三步:卷卡纸
在切好卡纸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卡纸卷一下,呈现一个弧形。做到这一步呢,灯笼的大致轮廓就出来了。
第四步:剪垂穗
我们都知道灯笼下面都有一些很很飘逸的穗穗,现在我们就来剪出这些穗。用刚才卡纸的边角料,间隔着剪,要密集一些,这样穗才会飘逸好看。最后将剪好的穗贴在弧形卡纸下面的一周上。
第五步:贴线绳
成败在此一举了。在已经对贴好的灯笼上面,在水平角度上各贴上线绳,记住,线绳之前应该先裁剪成两段,长度要一直,不然提灯笼的时候就无法保持平衡了。
结束语:
灯笼完成啦。过程不是很复杂,只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地跟着做,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灯笼。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灯笼美术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灯笼美术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幼儿行为基??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示折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灯笼美术课教案篇4
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
2、能大胆地想象并(来自::小班美术教案灯笼)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小班艺术活动——花灯(绘画)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3、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动过程:
1、介绍元宵节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2、欣赏讨论。
①建议在观赏范例时,可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上有谁?哪几位是弟弟?哪几位是妹妹?他们的衣服和头发有什么不同?
说明:通过讨论可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理解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可表现出人物是男还是女。
②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说说自己看到的彩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不同?(颜色、排列)说明:以上设问
主要是引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见的兴趣。给幼儿创设交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