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班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24-04-18 作者:Cold-blooded 教学文档

编写多样化的教案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制定开放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小班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小班教案最新6篇

音乐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认识五指,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对手指游戏感兴趣,乐意与大家一起表演儿歌。

3、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手指娃娃、音乐《摇篮曲》、《鸡鸣》。

?活动过程】

一、起床游戏导入。

1、师:(播放摇篮曲)听了这首音乐感觉怎么样啊?你想做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播放鸡鸣)鸡叫啦,天亮啦,小朋友要做什么了呢?哦,你也起床了,你也起床了,我也起床了,大家都起床了。

2、师:鸡叫声是让小朋友起床,那刚才的音乐是让小朋友做什么事情呢?想一想。(引导幼儿说出是睡觉,播放《摇篮曲》,师带幼儿做睡觉的样子,播放《鸡鸣)做起床的动作)

3、师:小朋友们都起床了,我的手指宝宝也起床了!你们看!我们和手指宝宝打个招呼吧“手指宝宝你们好”——“小朋友你们好!”

4、师:指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那你想玩什么游戏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和手指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二、在捉迷藏的游戏中,初步认识五指。

1、认识小不点。

师:(师把手藏在身后)我的手指宝宝藏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出来啦,出来啦,看,(出示小手指)是谁出来了呀?(幼儿自由说一说)哦,它的名字叫小不点,为什么叫小不点呢?我们来比一比它是不是最小的呀?哦,小不点,小不点(重复加深幼儿印象)你们的小不点呢?和我的小不点来拉拉勾吧。

2、认识大拇指。

师:这次谁会出来呢?瞧,(出示大拇指)嗯,这是大拇指,大拇指就是谁呀?(指着自己)就是——我,学一学老师的样子(师幼边说边做)。

3、认识大个子。

师:我的手指宝宝呀真调皮,又躲起来了。猜一猜接着谁会出来呢?(出示中指)哦,它的名字叫大个子,比一比是不是长得最大最高的呀?大个子点点头,点点头。(师幼边说边做)

4、认识二胖子。

师:又要出来啦,又要出来啦,(出示无名指)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二胖子,”是谁呀?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师幼一起说一说)

5、认识食指。

师:还有一个手指宝宝也要跑出来了,是谁呢?(出示食指)(教师与幼儿互动,指着小朋友)就是你,就是你,小朋友和我一起边说边做——就是你,就是你。

6、复习巩固五指的名字。

师:你们真棒!可是呀,我的手指宝宝又躲起来了,(师幼一起把手放在身后)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小不点,小不点,你在哪里?”——“我在这里”(一起拿出小手指,其余类似)

三、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示范儿歌(速度偏慢)。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手指宝宝的名字!可是手指宝宝玩游戏累了,它们都想睡觉了。

2、你们的手指宝宝想不想玩这个游戏啊?(幼儿念儿歌2遍)

3、有的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我们请她来玩这个游戏,好吗?(个别幼儿尝试)

4、手指宝宝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们再来玩一玩吧。(集体朗诵)

5、我们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拍拍手表扬一下自己。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名字叫什么?

四、律动结束活动。

师:我们的手指宝宝真能干,它们还会玩什么游戏呢?会变成什么呀?(带幼儿学一学小动物)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变一变吧!(律动离场)

音乐小班教案篇2

单位教者科目音乐

课题两只老虎课型课时1课时

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关键教学环节

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只老虎》这首歌,并独立、自信、准确、有感情地进行演唱。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能够进行轮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懂得人要爱护动物的道理,同时学会做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学生。

重点:学会《两只老虎》这首歌,并独立、自信、准确、有感情地进行演唱。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难点:学会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学会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教学内容教师指导

活动准备琴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调动情绪

1、学生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教室。(播放喜洋洋音乐)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的动物,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

2、今天我们的“音乐王国”里来了两位威风、神气又成为王者的动物,你们听他们来了(初听音乐《两只老虎》)。提问:这首歌曲的曲调你们听过吗?你知道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引出课题《两只老虎》教师介绍法国童谣。

2、复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给你们的感受?

3、再听歌曲歌中都唱了什么?

4、教师与学生拍手读歌谣。

5、教师弹琴和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重点指导“真奇怪”。

6、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7、轮唱歌曲《两只老虎》

(1)初听轮唱《两只老虎》。说一说这种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教师介绍轮唱。

(2)复听轮唱说一说两声部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声部唱了三次真奇怪,第二声部唱了两次真奇怪,所以两声部一起结束了。

(3)学习轮唱歌曲。

a、分声部练习读歌谣,两声部合歌谣。

b、交换声部练习。

(4)学习轮唱歌曲

8、聆听《狮王进行曲》

a、初听感受乐曲感受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教师介绍《狮王进行曲》。

b、复听乐曲当听到狮子吼叫时晃动一下手中的打击乐器。

c、戴头饰随音乐模仿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

9、今天我们和老虎、狮子做了好朋友,今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三、结束语今后就让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与美妙的音乐伴着我们的童年,让我们的童年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板书两只老虎

音乐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性质,初步学会做游戏。

2、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兔跳兔宝宝们,今天天气多好啊,妈妈要带上宝宝们去游玩啦!跟着妈妈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出发吧!(念儿歌2遍: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树林里,竖起耳朵仔细听,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嘿呀,小心狼来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啊!我们到了,宝宝们,森林美丽吗?(出示大森林图片)

2、妈妈把刚才念的儿歌编成了一首歌曲呢!宝宝想不想听?

3、妈妈清唱一遍,宝宝竖着耳朵仔细听妈妈是怎样唱的。

4、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在座位上唱2遍(可以配上动作)。

5、在草地上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幼儿即兴随机做动作)。

6、宝宝,听!什么音乐?谁要来了?(弹奏2句狼的音乐)

7、狼的音乐听上去是快的还是慢的?是粗的还是细的?(让幼儿感知狼的可怕)

8、听着音乐学做狼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狼可怕、凶狠的样子。

三、游戏《小兔和狼》。

1、妈妈和宝宝玩《小兔和狼》的游戏,注意!当听到狼来了,宝宝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宝宝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玩游戏(2遍)。

3、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2遍。

四、启发幼儿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刚才宝宝用了逃跑、躲起来的方法对付老狼的,你还能再想想,还能用什么方法对付老狼?

五、结束部分。

宝宝们真聪明,狼啊!没捉着一只小兔,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

...
《音乐小班教案最新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