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充实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千米认识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千米认识的教案篇1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米认识的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测试走10米大约要多少步,100米大约要多少步,并记录。
2、学生绕操场走1000米测试需要的时间,并记录;记录自己从家里都学校大约要走多长时间。
3、拍摄乘车行驶1000米的录象。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使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观念,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是系统学习长度单位在小学阶段的结束,学生能在已有知识对米的认识上,通过学习,找到米与千米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汇报课前实践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如走、跑、看等),经历想象、推测等思维过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通过录象、照片,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较长的长度引出千米。接着,再次展示录象中1000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距离大约是1千米,怎么估计或是计算的,从而在学习4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新的千米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在旧知的回顾中找到新理知识的连结点。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图片出示,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单位间的换算。
4、综合运用。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知识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换算的方法,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千米认识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p26《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那如果要测量我们学校到祁门县火车站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学校运动场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千米和1000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km=1000m)
4、绕跑道跑一圈是200米,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学校大门口到新十字路口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多,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二)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
2千米500米=()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想:2千米是20xx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2、试一试:8千米=()米6千米20米=()米
做在草稿纸上,教师巡视指导,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遗漏。选一题说说想法。
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6000米=()千米5830米=()千米()米
三、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冰箱高140()。电线杆的高约6()。数学书厚大约6()。从祁门到屯溪的距离大概是70()。一支铅笔长2()
2、练习六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多少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第十四页练习六(1)第1-2题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1000米=()千米
千米认识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