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4-28 作者:Fallinlove 教学文档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评价和反馈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环节和流程,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6~9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6~9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

6~9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认识时、分 书本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知道一时=60分,数学教案- 认识时、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教具: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结合上课时间,复习整时。

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过钟表,(出示实物钟)而且认识了整时,小朋友看现在是几时?(上午9时)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2、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分,介绍时与分的关系。

讲述:要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小时多少分,就要看钟表。钟表时计时的工具,全世界的钟表跑得一样快,学会了看钟表,你就知道时间了。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钟表,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

谈话:时针和分针时怎样走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你的小钟表上拨一拨,你就能发现了。拨拨钟表,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学生边拨钟表边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了分针走的快,时针走得慢;我发现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他们走得时间是一样的;我发现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等。

总结:小朋友刚才拨钟表,发现了分针走得快,指针走得慢,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因为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所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你们真聪明

2、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谈话: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学生数出有12个大格)

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邻的两个点之间是一个小格,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学生数出有5个小格)

12 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数完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谁数的方法又清楚又快!

总结: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又60个小格。我们还知道钟面上又12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计时的。

3、认识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

讲述: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时针从12走到1是1时,从1走到2也是1时,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都是______?(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口头练习: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 走到4,走了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认识时、分》。(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口头练习: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练习:

(1)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2) 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3) 分针从12走到8,走了多少分?

4、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感知1时=60分。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想不想在你的钟表上拨一拨,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谈话:刚才大家看到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1时=60分)

5、感受一分钟又多长,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谈话:一分钟到底又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一分钟脉搏大约跳( )次。

(2)一分钟大约做( )节眼保健操。

(3)一分钟大约跳( )下绳。

提问:刚刚我们一分钟都做了些什么?

谈话:一分钟还可以干别的事,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让爸爸、妈妈

帮你看着时间做做看。一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它却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工人叔叔一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播音员一分钟能播180多个字……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间学习。

那么一小时里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在一小时里都能干什么?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师生互动拨钟表。

教师让学生拨出5分钟、10分钟、25分钟、3小时、6小时等经过时间。

学生提要求教师拨钟表。

2、实际应用。

讲述: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一小时。

四、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6~9的认识教案篇2

1.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 )

a.+2 b. 2 c.—2

2.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 ),凌晨4时的气温是( )℃。

a.—4 b. 3 c.1 d. —1

3. 公交车从始发站开出时车上有若干人。已经经过了10个车站,经过各站时人数的变化为:5人、—3人、5人、8人、—10人、6人、4人、—7人、—3人、2人(上车的人数为正,下车的人数为负),经过十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还是比原来少?相差多少人?

4.如果小军跳绳125下,成绩记作+5下;那么小明跳绳116下,成绩应记作( ) 下;小乐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乐跳绳( ) 下。

5.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 )层。老师现在-2层处,上升了4层,到了地面以上第 ( )层。

6.比90分多5分,记作:+5分。那么( )分可以记作:-4分。

7.一袋薯片净含量:10±1kg,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 )kg,最少是( )kg。

8.如果用—3表示电梯下降3层那么+5表示( ).

9.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m记作—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1m记作( )。

10.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 )数,比0小的数叫做( )数。

6~9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

...
《6~9的认识教案最新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