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风》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4-05-06 作者:dopmitopy 教学文档

认真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目的地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儿歌《风》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儿歌《风》教案优秀5篇

儿歌《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小雪花》。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整个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只是对于有关雪的一些特性,孩子们还不太清楚,有的幼儿觉得雪是有味道的,可惜现在这边还没下雪,不能让幼儿自己去吃一吃雪到底是什么味道,只能通过我的描述来了解雪,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了解。

儿歌《风》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针对小班幼儿喜欢朗诵儿歌的年龄特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以幼儿熟悉的.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势这一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小班语言活动《来来来》,让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各种姿势的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学习儿歌语言,学会使用一些动词,如:跳、爬等,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能理解并学习使用一些动词,如:跳、爬等。

2、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掌握一些小动物走路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场景一。

师:小朋友,看!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树、山、草地。

小结:哦,这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草地、蓝蓝的河水、白白的云朵、红红的太阳,还有一棵大树,这里真漂亮呀!小动物们也来啦!

(分析: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二)学习儿歌。

1、“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课件,出示小兔的耳朵

师:(1)看,谁来啦?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呀?哦,这里有两只长长的耳朵露出来了,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2)我们一起说“小兔小兔快出来,小兔小兔快出来!哇,真的是小兔!伸出小手和它打个招呼“小兔,你好!”

(3)哎?小兔是怎么过来的呀?小朋友学的小兔可真像,我们一边跳一边念念。小朋友学得真好!跟着老师再来一遍。

(4)小兔子跳的真好,跳累了吧,我们一起来轻轻地坐下。

2、“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师:(1)小朋友看,小河里谁也来啦?小鱼是怎么过来的呢?哦,小鱼来,小鱼游过来。一起说说。

(2)来!我们一边学小鱼游一边说“小鱼来,小鱼游过来”,这边小鱼说说,这边的小鱼也说说。

(3)真棒!小鱼要休息了,我们也轻轻坐下吧。

3、“小乌龟来,小乌龟爬过来,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师:咦?还有谁也等不及过来啦?小乌龟是怎么来的?对拉!“小乌龟来,小乌龟爬过来”,坐在小椅子上和老师一边念一遍学学小乌龟。那小朋友是怎么来的呢?来,我们学小朋友走到老师身边来,“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跟我一起念呀!“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小手摆动,真神气。幼儿教育网()

(分析:根据儿歌的四句话制作了课件,抓住了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仿的特点,让幼儿在做做、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情境中学习儿歌,愉快的师幼互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儿歌内容。)

(三)完整欣赏儿歌。

师:(1)老师这些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轻轻地念。

(2)老师跟着课件一起念给幼儿听。

(3)儿歌的名字叫《来来来》,叫什么?跟老师一起念念。

(4)老师发现小朋友有点学会了呢?声音再响亮点,念一遍,好不好?

(5)小朋友念得真好!来!我们一边念一边再学学它们走路吧。

(6)小动物们休息了,小朋友也轻轻坐下来。

(分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儿歌内容,并根据儿歌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儿歌内容。)

(四)创编。

师:(1)这么多小动物来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想来呢!瞧(课件)它们是谁呀?

(2)xx你来说?螃蟹是怎么过来了呢?哦,“螃蟹来,螃蟹爬过来”小朋友一起念念,xx,还有什么小动物?“小青蛙,小青蛙跳过来”用刚才好听的话也来说说(频率加快)

(分析:这一环节是一个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在创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思维。)

(五)游戏《走路》

师:这么多小动物一起玩,真开心!它们一起跳起来舞,我们也来学学,好不好?来,围到老师身边来,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啦!

(分析:以游戏形式结束活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将活动中得到的经验进一步内化、巩固。)

儿歌《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

【活动过程】

指导语:8月15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们幼儿园过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好吗?

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

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指导语:儿歌里的四个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各种味道的月饼,你们想一想,可以请谁和我们一起吃月饼?

5、吃月饼

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儿歌《风》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朗读背诵儿歌《云宝宝》

2、认读汉字:云上月??

二、活动准备:

1、晚上背景图(大)

2、云及月亮的图片字宝宝字卡

3、字卡,人手各一套,放小篮子里。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读儿歌。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来说说这背景图上表示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引导幼儿观察图,并能完整表述图片的.简单内容。

1、出示图片(云的图片)。“小朋友知道是谁了吗?对了!它的名字就叫云。

2、云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名字叫《云宝宝》。小朋友仔细听听这首儿歌都有什么?

幼:有云、月亮。幼儿答教师出示图片粘贴在背景图上。

3、教师带领幼儿读儿歌。

4、幼儿分组读儿歌。

5、幼儿集体读儿歌。

6、师:小朋友说说你们今天和谁交朋友?

幼:云宝宝

师:对了,云宝宝今天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个字宝宝,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

(二)、出示字卡片,认字

1、认读云、月、上、一。

2、集体认读

3、游戏——比比谁又快又对,教师随意指字,让幼儿认读

4、游戏——找找,每个幼儿发一个篮子,里面分别装有:云、月、上、一”的字卡

...
《儿歌《风》教案优秀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