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茶教案反思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茶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
2、使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方法,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重点:
使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巧克力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每人一张蛀牙记录表、蛀牙汇总表、笔、装物品的小篮子五个、多媒体课件、刷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吃点心(饼干)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日让我来猜一猜:你们刚刚吃的是什么饼干(师走近一幼儿,观察该幼儿的牙齿)哦,我明白了!你们刚刚吃的是巧克力饼干,对吗请你们猜一猜,我是怎样明白的呀(让幼儿自由猜)我请你们也来看一看好朋友的牙齿。
2、幼儿相互看牙齿,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3、师小结:哦,你们看到了牙齿上有饼干屑。原先,饼干没有全部吃到你们的肚子里,还有一些饼干啊留在你们的牙齿上。唉,有一个小朋友叫东东,他吃了饼干后呀饼干屑也留在了他的牙齿上,那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了解蛀牙构成的原因
1、师放课件《牙齿的秘密》。
提问:
(1)他是谁呀他在东东的牙齿上干什么??
(2)东东的牙齿怎样了变成什么样啦
(3)你们在录像里还看到了什么??
(据幼儿的回答,逐步追问)
2、观察记录蛀牙。
自由观察:那我请你们互相看看你们有没有蛀牙
3、记录蛀牙。(先记录好的幼儿让师检查,师再记录在蛀牙汇总表上)
4、记录完。先请个别有蛀牙的小朋友上来讲讲自我的蛀牙情景。
5、讨论:蛀牙好不好呀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
6、师小结蛀牙的坏处。
7、再请个别没有蛀牙的小朋友上来,请他说说是怎样保护自我的牙齿的
三、明白怎样保护牙齿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来保护好我们的牙齿。(请幼儿回答)
2、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
发《幼儿刷牙记录卡》给幼儿,师:这是小朋友在家里刷牙的记录卡,这个太阳呢表示早上,月亮表示晚上,你们回家以后啊,如果早上刷牙了,你就在太阳的下头打个“√”,如果晚上刷牙了,就在月亮的下头打个“√”,我要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到坚持天天早上晚上都刷牙。我还要告诉你们,刷牙是有正确方法的,那我下一次再教你们,好吗
中班茶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获取有关磁铁的直接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2、了解磁铁能透过纸板、木板、玻璃板来吸引铁或铁制品的现象。
3、能够手眼协调地做磁力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具:磁铁、磁性物品、铁制品与非铁制品、黑板二块。
2、学具:人手一块磁铁、每桌一篮物品、小精灵胸牌人手1个、玩具若干、小毛巾、沙等
3、场景:布置神秘王国
活动过程:
(一)以小精灵到神秘王国引题
小精灵律动进场
(二)小精灵到神秘王国探秘:
1、神秘王国到了,小精灵玩一玩,试一试,什么玩具最好玩;
2、小精灵自由分组进入神秘王国探秘:
①小动物比赛
②小蛇跳舞
③钓鱼
④分类盒:牙签、大头针等
3、组织小精灵入座,进行提问:(小树叶音乐)
师:到了神秘王国,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
4、小结。
(三)介绍磁铁的特性:
“磁铁宝宝”介绍自己的特性:我是铁,但我有磁性,能吸铁和铁制品,所以我也叫吸铁石。
(四)幼儿分组动手操作、交流,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五)教师提问,巩固对磁铁的认识。
1、磁铁还有个名字叫什么?
2、磁铁能吸木珠吗?铁杯吗?
3、磁铁能将铁钉、牙签分开吗?
4、缝衣针掉在地上了,什么办法能找到它?
5、塑料球、皮球、铁球,用什么方法区别铁球?
6、磁铁能吸到什么?
(六)活动评价:
师生共同评选最佳小精灵队,发奖杯。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磁铁并不陌生,老师贴挂图时经常用到。在孩子们的眼里,磁铁是很神秘的东西,有着神奇的力量。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
中班茶教案反思篇3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间谈话:“你喜欢什么动物”中,孩子们兴趣很浓,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其中孩子们对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非常感兴趣,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我设想开展一次有关动物的语言活动。而那时,我刚好在一书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该故事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孩子对不同动物的主要习性和特点的认识,又为孩子们创造性地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定能让幼儿敢说、愿说、乐说,语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动物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大胆地讲述。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1、课件《借动物》。
2、动物图片若干。
3、图片
(1)果园
(2)、木材工地
(3)房顶上的气球
(4)过河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⑴ 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⑵ 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
引出课题
二、分段讲述故事,运用插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较连贯地表达个人见解。
(一)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老爷爷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师: “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
(二)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丝巾被风吹到高高的树杈上,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了个头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师: “小姐姐该到动物园去借什么动物?为什么?”
(三)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借动物——黑猩猩。)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东西,你猜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地猜一猜,猜错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四)看课件,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五)小结:原来,动物们有很多本领,可以为人们服务。
中班茶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 体验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 萌发对手影游戏的兴趣。
3.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已有做手影游戏的经验。
2. 台灯若干。
活动过程:
1. 它们是谁。
——挂图或幼儿活动材料。
——幼儿观察挂图,自由交流。
——根据幼儿的热点话题设疑:你看到了什么?新房子中为什么总会出现黑影?它们到底是谁?
2. 谁是新邻居。
——幼儿带着问题,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哪些小动物成了新邻居?
——房子里的小兔、小羊、大狼是怎么回事?
——新房子里住的究竟是谁?
3. 手影像什么。
——打开台灯,教师表演手影游戏供幼儿欣赏,说说手影像什么。
——幼儿自由结伴玩手影游戏,感受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建议:
1. 鼓励幼儿晚上在家中进行手影游戏。
2. 注意安全使用台灯,如有条件,可采用户外的自然光线。
故事:新邻居
小动物们搬进新盖的房子,成了新邻居。晚上,新邻居们一起在外面的院子里玩。忽然,一幢新房子的窗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黑影。喔,那个黑影是小羊。原来,新邻居是小山羊。嘿,好奇怪,窗户里的黑影变成了小兔。原来,小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