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化教案6篇

时间:2024-05-20 作者:Youaremine 教学文档

通过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游戏化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游戏化教案6篇

数学游戏化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扮演熟悉的角色,知道角色名称,模仿最基本的动作。

2、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3、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4、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5、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1、各种口味的蛋糕、面包玩具

2、橡皮泥、工作服等

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时间:20xx年6月8日(周五)下午指导要点:

1、游戏前简单的导入,激发兴趣2、幼儿自主开展,观察与指导重点:

(1)帮助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2)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了解幼儿角色水平。

(3)教师扮演角色,随机指导,引导幼儿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3、游戏后谈话,以教师为主的谈话方式,再现有价值的游戏片断。

观察与推进:

观察:幼儿在协商角色时已经能注意控制音量和男女搭配,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爱惜道具,材料,轻拿轻放。但部分幼儿还不会协调同伴间的纠纷。

推进:在下一次的游戏前,我将利用班级主页把故事及课件地址一起上传,请家长一起配合,使幼儿能熟悉地复述故事。由于课件中的故事角色对话语气、表情等特征比较明显,我想,对幼儿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作用。

第二次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5日(周五)下午活动准备:大的点心盘(增添)指导要点:

1、教师结合上次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观察与推进:

观察:刚开始我为了让幼儿完整地把故事串联下来,想全班分角色进行表演一下,但发现在回忆故事内容时,一些对话幼儿有些忘记。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先请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布置场地,再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讲述对话。最后再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以请小组长的形式)。幼儿全体表演时积极性很高,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个别幼儿在戴上头饰以后,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悉和不能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表演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基本上能互相商量角色,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推进:幼儿商量角色时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而不再请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表演区,我也将这个故事头饰等道具展示的墙饰上,对幼儿的表演起到提示、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利于幼儿顺利开展游戏。

教学反思:

观察:刚开始我为了让幼儿完整地把故事串联下来,想全班分角色进行表演一下,但发现在回忆故事内容时,一些对话幼儿有些忘记。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先请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布置场地,再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讲述对话。最后再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以请小组长的形式)。幼儿全体表演时积极性很高,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个别幼儿在戴上头饰以后,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悉和不能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表演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基本上能互相商量角色,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推进:幼儿商量角色时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而不再请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表演区,我也将这个故事头饰等道具展示的墙饰上,对幼儿的表演起到提示、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利于幼儿顺利开展游戏。

数学游戏化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5以内的相邻数的意义;

2、感知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5以内的相邻数的意义

活动难点:感知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小朋友的书、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数字接龙”的游戏好吗?我说一个数,你接着说一个数。

师幼共同玩此游戏,如:老师说1,幼儿说2,以此类推。

二、师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1、播放课件来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1)提问:“这时候,忽然下雨了,小朋友该回家了,可是从天空中飘落下来5个小雨滴,它们的家在哪里啊?”

(2)师请个别幼儿把雨滴按数字对应送到房子里,并说一说一号雨滴住一号房……

(3)在房子上贴上数字卡片,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含义。

提问:一号雨滴的邻居是几?(2号)

师告诉幼儿:1和2是住的最近的,这两个数是相邻数。(以同样的方式请出3号雨滴,引导幼儿说出2和3是相邻数。接着4号雨滴、5号雨滴按上所述。)小结:离得最近的两个数就是相邻数。

2、师引导幼儿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1)师出示五角星图片,让幼儿观察回答相应的问题。

提问:“现在,老师把雨滴的五角星给摘下来,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仔细看五角星的变化,2比1多几?(1)2比3少几?(1)2有几(2)个好朋友,是几和几?(1和3)

(2)请幼儿比较其他与相邻数的关系。总结:1以上的每个数都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比它少1,一个比它多1,这两个数就是离它最近的相邻数。

三、幼儿操作。

幼儿自行剪下《数学》p13,根据物品数量相应数字来排列,了解相邻数。

活动反思

通过情景化的游戏,大部分幼儿充分了解了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在个别操作环节,因为纸片上的数字是通过物品数量来呈现的,它考验了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并和数字相对应再进行排列的能力,对于小部分幼儿,造成了一定困扰。

通过活动,我觉得需要在活动前充分了解教具,在幼儿操作前展示教具,让幼儿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我也需要提前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从而使课堂更有秩序。

数学游戏化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掌握5的分合方法,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初步的推导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

[2-68]分开和聚集,[2-70]分开和聚集,[2-72]分开和聚集。

2.乐趣卡:寻找隐藏的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找5游戏,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找5的游戏,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5有关系,比一比看谁找的最多?

2.教师可启发幼儿,“我的衣服上有5颗扣子”“我的右手有5个手指头”

二、展??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5的组成

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小花在桌子上分一分、合一合,并让幼儿口述分、合的结果,感知5的几种分法。

2.课件:2-68分开河聚集,2-70分开和聚集

(1)教师展示课件,进行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5的组成。

(2)展示5的组合式,教幼儿正确表达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3和2,

5可以分成4和1;

1和4合起来是5,

2和3合起来是5,

3和2合起来是5,

4和1合起来是5。

小结:5共有4种

...
《数学游戏化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