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凑十游戏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凑十游戏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乐磁带“中国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
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头盔每人一只。
游戏过程:
1、老师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4、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
(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
(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增
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
(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
(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
5、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
凑十游戏教案篇2
目标:
1.练习持物在障碍物上走的时候,保持身体平衡。
2.能选用合适的工具,把水运到目的地。
准备:盛满水的大桶三只,空桶三只,运水的工具。
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天气可真好,快把我们的饿屋子打扫一下吧。
扫地---上肢运动拖地-----腹背运动檫窗户
2.练习走障碍物
(1)请幼儿试走每一种路,感觉有什么不同。
(2):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反复2到3次。
3.游戏:运水
(1)介绍游戏玩法:
先把空碗在有水的桶里盛点水,然后走小桥,把碗里的水送到终点的空桶里,然后回来把碗给下一位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多。
(2)提出游戏要求:
自己选择一条路注意要走稳,盛满一碗水。
(3)第一次游戏结束后
(4)再玩一次,提出要求:
走的时候要注意平衡。
4.游戏结束,放松活动
反思
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正式上体育课,虽然课前已经把要想的问题都想了,要注意的事都在心里给自己提醒了,但整个活动下来,好象还是不尽人意,心里也有几点感悟:
首先我觉得我在活动中的重点还是偏离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平衡”,但活动进行到后来,好象又回到“科学”上去了,我问:为什么人一样多,而运过去的水有多有少呢?小朋友立即说是因为有的盛的水多,有的少,其实这是对的,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个球抛过来了,我是该接住还是让他落地无声呢?后来想想,我或许应该说:“你说的很对,但最主要是因为有的`小朋友走的稳,而有的小朋友走的不稳”直接引出重点,而不要再绕弯子。
其次要注意体育活动的常规,几次活动下来,有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体育课有一定的常规。这和别的学科是不同的,体育课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技能为主的,所以在个环节上好象不用太多的“花架子”,本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才是硬道理。
虽然我在课前对材料的投放、环节的改进做了很多思考,但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的活动还未做太多思考,以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好好努力。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教研形式非常好,这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能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改进,相信,下次会比这次更好!
凑十游戏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游戏是孩子一日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大多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据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指导与训练,而将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遗忘。自从我园开展《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体育游戏》子课题时,老师、家长、幼儿共同挖掘了许多民间游戏。例如:跳房、抓石子、挤油渣、斗鸡、尿炕等,并将其改编,深受幼儿欢迎。因此,我将幼儿深受欢迎的“拉铁锹”这一游戏,在之前玩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成“猴拉车”体育游戏,使幼儿不仅体验游戏的快乐,还能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既使幼儿臂部肌肉得到发展,又增强了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配合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使臂部肌肉得到发展。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
铁锹数个、绳子一根、小猴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幼儿扮演小猴,随音乐进行走、跑、跳及停顿的练习,热身的同时,锻炼幼儿的控制及反应能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铁锹,幼儿自由结伴玩耍,教师进行指导。
2.幼儿学习拉、转铁锹的技巧,熟练玩耍。
3.教师教授新游戏:
(1)介绍游戏名称《猴拉车》。
(2)介绍游戏方法:两名幼儿一组,从起点开始,一名为
小猴(拉车人),一名为乘客(坐车人),小猴双手紧握车柄,
用力向前拉;乘客全脚掌落在铁锹上,完全蹲下,双手紧握车柄。车拉到圆圈处,转一圈继续向前,直至终点把车交于另一组。
(3)介绍游戏规则:
a.小候必须身体向前拉动小车,不能面向小车。
b.当乘客不小心从车上跌落时,马上上车,继续游戏。
c.除起跑的`圈外,见圈就要转一圈。
(4)游戏注意事项:
a.乘客在坐车过程中,身体要保持平衡。
b.游戏时注意安全。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当裁判,能将乘客安全快速送回者为胜。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评价并总结游戏情况:
小朋友们,到底哪组胜利了呢?为什么他们能取得第一名?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幼儿自由讨论,总结游戏经验)
教师小结:在我们每次游戏时,都应该按规则进行游戏,这样,才能快速、安全的进行游戏。
那哪组输了?为什么会输?(幼儿讨论后再次进行游戏)
活动评析:
教师能抓住幼儿的天性,大胆创新,改编民间游戏,使老游戏出新玩法,在设计过程中能把幼儿作为主体,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游戏的快乐,还能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既使幼儿臂部肌肉得到了发展,又增强了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配合能力,完成了目标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凑十游戏教案篇4
课题:
猜数游戏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棋子,课件。
教学日期: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了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时间不长,对数的认识及数数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这样安排单手猜数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复习10以内的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凑十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走在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3、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