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自我批评的能力,我们要认真写一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大班教学反思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篇1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会滚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球体,二是圆柱体。据此,我安排了两次活动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现将第一部分的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做些简要分析。在《认识球体》活动中,首先给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币、光碟、小圆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让每个幼儿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知道球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再次让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球体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用硬币、光碟或小圆卡也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通过几次操作活动后,孩子们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而平面的圆则不能。这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但由于少数幼儿贪玩,不能按要求操作,我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着急,导致这些幼儿对于球体的.特征不够明确。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数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这一教学活动后意识到的,其中存在许多不足:
1、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我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篇2
该歌曲是一首传统的三拍子的歌曲,稳定的、冗长的节奏,相似的两段式内容。这样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儿审美疲劳,因此,活动前我熟悉了教案后,决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兴趣。
一、利用图谱,解决理解、记忆歌词难。
只有让幼儿新旧经验搭起支架,幼儿学习才能真正进入“最适宜状态”。歌唱活动中,歌词的理解记忆常会称为歌唱的绊脚石,而用图谱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动前我精心制作了6张图谱卡,在摆放时还动了些脑筋,两段歌词中头尾两句共用一对图卡,学习时让幼儿来摆放,“怎样摆放让大家能看出两段歌词,而它们头尾两句是相同的?”经过几次实践活动,幼儿才达成共识,虽然这是个小细节,但培养了幼儿认真思考的能力。
二、营造愉快的倾听氛围。
我想,歌唱教学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而艺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乐作为首要目标。活动中,我积极创设歌唱教学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雪景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乐。渐渐得孩子们回忆起去年玩雪的快乐,笑容浮上脸夹。我趁热打铁,充满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观察孩子们,我发现幼儿的眼神也在微笑,他们自主地跟着我一起轻声哼唱起来。一曲唱罢,活动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体验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说,活动的重难点已经化解,带着感情,带着快乐,我带领孩子们学唱,我又利用强弱符号对比,引导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强烈和轻声或者延长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声有色。我很轻松,幼儿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篇3
?拉拉勾》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表现的内容非常有趣,既有情节,又有细节。全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用间奏隔开。这首歌对于幼儿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曲子长,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饰音,在演唱上较难以表现。
活动前,我预设了一个故事情节,两个幼儿生气了:“你们猜猜,他们俩为什么会生气啊?”小朋友都积极踊跃地回答。“我觉得是他们俩吵架了。” “我觉得是他们俩在抢玩具。” “我觉得是他们生气了。”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些情景表演,最后我还和小朋友一起做表演。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我突然听到小朋友说:“老师我也要表演。”我顺着小朋友的话:“好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表演。”于是,我和孩子就互换角色演唱这首歌。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想:“小朋友们这么感兴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启发孩子们用更多的表情来创编呢?”孩子们兴奋地边说边做着各种不一样的表情,看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动脑筋,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生成,经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导、回应幼儿创编的多样性和积极性。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音乐活动,尤其是老师创新的表演、做动作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就非常高。
整个活动下来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可以再放开些,该给予幼儿充分表达想象的机会,老师讲述的内容太多,感觉在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孩子的主体性体现的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篇4
在备课和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并没有配套图片,也没有相关的活动材料,后来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小兔逃跑的课件,考虑到一些设备的问题,我就选取了几张图片作为上课时的教具,以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的中间环节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师逃跑了,你们怎么办”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学说“要是老师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儿体会师幼之情,在开学之初也有必要让幼儿了解师幼之情。在最后环节,建构式课程上是以游戏为结尾的,但我考虑到,这学期才刚开始,经过一个暑假很多幼儿很难静下来,再加上对与幼儿来说我是一位新老师,他们一下子还不会认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点困难,因此我把游戏活动该成了美术活动,让他们学会静坐,要求幼儿将自己讨论后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活动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有两个地方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是孩子们对画面的观察比较仔细,从高山上的大石头到花园里的小花,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小兔子变成了什么,也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二是幼儿从故事中的一些语句中体会到浓浓亲情,如“因为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把你吹回家”……
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在观察、讲述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有的始终专注、积极参与,也有在讲述时开小差的,课后想来,或许我的设计还需要调整,不能引起每个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情绪情感上没能很好的唤醒孩子,虽然在上的过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间的亲情,但并没有很着重的讲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启发下自己感受亲情,但现在大多独生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