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果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4-06-04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详实的教案,我们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和流畅性,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接水果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接水果教案优质6篇

接水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何事这么高兴啊?”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二、讨论交流。

1.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

2.寻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页。

3.重点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

“这么多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4.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完整欣赏:

1.完整听赏故事。

2.老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应的图片。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图片。

活动反思:

?水果屋》是一篇充满童真的故事,它以欢乐、温馨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角色清晰可爱,场景简洁美丽,使孩子在阅读图书中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在带领孩子欣赏故事,阅读图书的同时,应注意提醒孩子们细心观察角色的表情变化,引导孩子们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在课堂上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翻阅图书,并按照一页一页的顺序来阅读,形成了良好的、井然有序的阅读习惯。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上课时,应更加放手让孩子们去独立阅读故事,揣摩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应限制幼儿,过多的干涉幼儿,让我们的孩子能更自信的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接水果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水果店布置,同时也更多的认识了水果名称。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记忆的准确性。

2.让幼儿知道更多的水果名称。

3.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在商店里看到的各种水果,并介绍及其的`陈列规律;

难点:用汉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各种水果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开商店》,教师自制的各种水果的卡片若干,幼儿数学用书;

2.活动前,幼儿已参观过水果摊子、超市等地方;

3.教师自制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发幼儿回忆参观水果店或超市的经历。

1.我们在参观水果店时,你们看到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在水果店里那儿有哪些水果?怎样摆放的?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水果店里的水果按一定规律摆放的。

二.展开部分 看图片,理解规律:

1.教师出示水果店背景图(见附图)

(1)水果店里还可以进哪些货物呢?(引导幼儿在空格处贴上相应的水果卡片)

(2)摆放这些水果可以有几种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到摆放的各种规律)

2.分享交流:

(1)请每位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让幼儿互相评价自己画的怎么样?)

(2)哪个小朋友给我们看摆放这些水果呢?(教师引发幼儿说出摆放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

幼儿完成数学用书《开商店》的练习,教师关注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

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活动室里,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参观水果店的导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店里的布置,并学会更多的水果。同时让幼儿养成享受能力,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兴趣。

整个活动中,教师得到了幼儿的积极配合,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幼儿始终有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参加教学活动,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接水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感受水果的丰富性。

2、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水果的色、香、形、味,知道水果的基本特征,喜欢吃水果。

3、能大胆地在集体前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感受交往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

有关水果特征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知识,所以本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主动运用感官感知水果的各种特征。活动应立足于授渔,而不是授鱼。

活动准备:

布袋一个,苹果、梨、桔子、柿子、石榴、葡萄、香蕉各一个。

视频,刀一把,切开的水果块若干,牙签。

幼儿每人自带水果一个。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二、通过探索活动,提高幼儿运用感官的能力。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闻一闻,自由探索水果的特征。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

三、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

1、幼儿讨论,水果的.里面是些什么?

2、出示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把你找到的果皮、果肉、果核放到记录表中。

3、比一比,这些水果宝宝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4、除了今天我们吃到的水果外,近来你在家里还吃到了什么水果?

四、尝一尝,进一步感知水果的特征。

五、通过讨论,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活动反思: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在《秋天的水果》学习过程中,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玩一玩,尝一尝”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

接水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触觉板、沙池中行走,锻炼平衡觉和触觉。

2.体验光脚走触觉板以及用脚在沙池中寻找物体的乐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一大圆圈当作池塘,触觉板,由触觉板拼搭而成的各种"小桥"图片,四种颜色的海洋球,与海洋球颜色相匹配的筐。

2.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跟妈妈一起出去晒晒太阳吧!

2.引导幼儿边朗诵儿歌《矮矮的鸭子》边活动身体,摇摇摆摆来到"池塘"边。

3.引导幼儿随儿歌《脚丫操》活动腿部关节。

二、练习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小桥"的图片。

(1)请你们看看这些小桥是由什么搭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小桥的不同形状,如直线形、圆形、波浪形、s形等。

2.师幼一起触觉板在"池塘"里搭各种"小桥"。

3.幼儿自由探索,练习在各种形状的触觉板"小桥"上行走,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教师根据幼儿的练习情况适时指导。

三、游戏

1.小鸭子们玩得真开心,鸭妈妈有点儿着急,因为找不到蛋宝宝了。等会儿你们走过小桥,到和对岸的沙池中帮助找一找,好吗?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玩法:鸭宝宝分成四个小组,从起点出发,走过小桥,来到沙池,用脚寻找鸭蛋。每次只找一个蛋,找到后抱着鸭蛋跑回起点,把鸭蛋放入相同颜色的筐里,再排到对队伍的末尾。

规则:用脚触碰、寻找鸭蛋时不要把沙子扬起来,也不能用手照蛋。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第一次游戏:

(1)指导幼儿选择行走适合自己的小桥,提醒幼儿有秩序,不推不挤。

(2)引导幼儿交流走小桥的感受以及保持平衡的方法。

第二次游戏:

(1)鼓励幼儿尝试走不同小桥。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交流自己走了那几座小桥,是用什么方法保持身体平衡的。

(3)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安全运回更多鸭蛋,鼓励幼儿合作。

第三

...
《接水果教案优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