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确保课程安排合理,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50以内的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50以内的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学习20以内数的组成的加法。也可练习又将20以内的合成分为两项组成和三项两程序的组成两个类型,有助于幼儿真正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对于20以内数量较大的合成计算进行了两个步骤的分解学习,有助于幼儿的加法学习。
活动准备:
西瓜、玉米、西红柿实物卡,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教师按照幼儿用书第26页的布题图在磁性黑板上将西瓜实物卡摆成两行,玉米实物卡和西红柿实物卡各摆成三行。
2.请两名幼儿到前面来数出每一行西瓜实物卡的数量,并把正确的数字贴在西瓜实物卡iade后面。
3,再请另一名幼儿到前面对两行西瓜实物卡进行计数,把正确的数字贴在两行西瓜实物卡的后面。
4,请其他幼儿共同点数两行西瓜实物卡的个数,检验前一名幼儿点数的是否正确。
5.在请其他幼儿进行玉米和西红柿实物卡的组成计数。
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的画面是什么意思。
2,请幼儿分别数出每一行文具的数量,把数字写在每一行文具后面的方框里。
3,在请幼儿把两行文具合起来进行计数,把合起来之后的总数写在最后一个框里。
4,对于三行文具的合成,教师要指导幼儿先进性每一行文具的`分别计数,在把前两行文具进行合成计数,最后在与第三行文具进行组成计数。
5,教师总结小结,回顾所学,结束课堂。
50以内的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愉悦认真地参与操作探索活动,并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和方向性,会从不同的方向确认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序数词表达出来。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序数的含义,会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难点:理解掌握序数的方向性,会从不同的方向确认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知识:会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10张)、火车头胸饰四个,音乐磁带(开火车的音乐)
学具:背景图20张(a面是彩色火车,b面是草地)小动物卡片若干(小熊、小兔、小鸟、小鹿、小猫各20个)小盘15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开火车音乐,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开火车的音乐)原来
是火车开来了,刘老师已经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列小火车,快把你们的小火车开出来吧!
二、展开
1.认识五彩火车。
请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几节车厢?第1节车厢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对,离车头最近的那节就是第1节车厢,第1节车厢是红色的)蓝色的车厢是第几节?第3节、第4节车厢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车厢是第几节?
课件一:小结:车站里开来了一列彩色火车,一共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的颜色是不同的,第1节车厢是红色的,第2节车厢是蓝色的,第3节车厢是紫色的,第4节车厢是黄色的,第5节车厢是绿色的。
过渡: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要乘火车去郊游,邀请小朋友帮它们坐到喜欢的车厢里,你们乐意吗?
2.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小朋友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有哪些小动物要坐火车呢?(有小熊、小兔、小鸟、小猫和小鹿),幼儿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小熊说:“小朋友帮帮我,我喜欢坐在第1节车厢”,小鹿说“我来坐第2节车厢吧”,小兔说:“第3节车厢我喜欢”,小猫说“喵喵喵,我喜欢坐在第4节车厢里”,小鸟说“第5节车厢我来坐吧”。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坐在了自己最喜欢的车厢里。
请小朋友自己说一说,什么小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里?比如:“小
熊坐在第1节车厢里,……”(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观察)问:“谁坐在第1节车厢里?”“小鸟坐在第几节车厢里?”﹍﹍
课件二:小结:小动物很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助,它们打开窗口向咱们打招呼呢,边提问边操作课件,加深对序数的的认识。(小熊、小鹿、小猫、小兔、小鸟)
课件三:小动物们坐稳了,我们的火车就要开了。
3.小动物下火车:老师“终点站到了,小动物们请下车。”幼儿将小动物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4.游戏:小动物排队。
过渡:“小动物们下车后,看到大自然一片美好,碧绿的草地上开满了鲜花,一棵小树随风摇摆,小动物们高兴的玩起了排队的游戏”
幼儿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从红花这边开始:请小猫排第1,小兔排第2,小鹿排第3,小熊排第4,小鸟排第5。
问:“从小花这边数:谁排在第1?排第4的是谁?
从小树这边数:排在第1的是谁?小熊排第几?为什么同样是小猫一会儿排第1,一会儿又排第5了呢?”
5.讲解序数的含义和方向性:
播放课件三:想知道小动物或其它物品的正确位置,先要明确从哪个方向数,从1数起,数到几就是第几个。第几是表示动物、人或其它物品的排列位置,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如:以小熊的位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
6.游戏:“小动物捉迷藏”
方法: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运用课件将某一动物遮挡起来,然后请幼儿观察,排在第几小动物藏起来了?游戏反复进行,对观察仔细、反映灵敏的幼儿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并颁发小奖品。
三、结束
以游戏《开火车》自然结束。
师: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的很快乐,它们邀请小朋友也来玩游戏,你们高兴吗?玩法:请4名幼儿扮演火车司机,音乐响起后,找5名小朋友作自己的车厢,音乐停,互相说说自己是第几节车厢,听音乐开火车出教室,自然结束!
50以内的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含义。知道两个两个地数数,正好数完的数是双数,数完还剩一个的数是单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的实物卡片、数字卡片若干,珠子或雪花片若干,小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摸珠”游戏,体验感知单双数的含义。
1.教师组织幼儿从摸箱中每人抓一把珠子,然后两个两个地将珠子放在筐里。
2.引导幼儿仔细点数自己抓到的珠子,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量。
归纳小结: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还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两个两个地数,正好数完的数叫双数。
(二)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反思
在教学“10以内的单双数”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以及材料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幼儿整理、归纳单双数的学习经验,促进其逻辑思维的提高,这样才会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案例做到了以下五点:
1、紧扣活动目标,有效设置了活动环节。
2、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情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准确把握教学语言,形成了有效的师生互动。
4、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主动建构知识。
5、面向全体幼儿,实现了集体教学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50以内的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