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0的认识教案5篇

时间:2024-07-02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具备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0到10的认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0到10的认识教案5篇

0到10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 掌握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3、 通过上网查阅有关生活识别方向的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种地图方向的判定

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定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通过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

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不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地图)对,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教师过渡: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看的就是地图,地图是学习地里的重要工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

概括,用地图的人符号表示的平面图。

2、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由于问题较简单请同学在课本上把答案画出来。

板书设计一:地图上的方向

课堂活动一:请学生们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问题: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几种?

(1)教师出示不同的地图,让学生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启发学生归纳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

点拨归纳: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

师总结:1 一般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北方,在确定其他的方向。3.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每次讲完一种方法后紧接着做幻灯片以及书上的练习使巩固知识。由于在北极和南极的地图判断方向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再次巩固南北极地图上判别方向: 对于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中心是北极,

地球的最北端,在判断其他的方向:

对于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中心是南极,

地球的最南端,在判断其他的方向:

请学生们总结:判断地图方向的方法有哪几种?教师展示幻灯片

课外扩展:在野外如何判断方向

野外辨别方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平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

2 利用太阳:冬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北,日落位置是北偏西

3 只要有太阳,就可以使用手表来辨别方向

4利用星星:以北极星为目标。首先找勺状的北斗七星,以勺丙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再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5利用地物判断方位:独立的大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北面树枝稀疏树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密,北面较潮湿,长有青苔。

6中国北方较大的庙宇,宝塔的正门和农村独立的房屋的门窗多向南开放。 7 森林中空地的'北部边缘青草较茂密。树桩断面的年轮,一般南面间隔大,北面间隔小。

教师过渡:要想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我们还要认识一些地图上的符号和注记。

板书二:图例和注记

课堂活动二:记一记,比一比

这部分的知识比较简单,小组给三分钟时间,请学生尽快记住一些重要图例,相互交流。最后由同学们通过竞赛的形式完成。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符号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中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地图上判断方向,难点是在南北极图上如何判断方向。

课后作业: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 认识地图

一 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北方,在确定其他的方向。

3.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图例和注记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符号

教学反思:

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学习读图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我是教练结合,使学生当堂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使本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较好。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讨论学习、师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板书设计清晰,一目了然。

竞赛的形式识记图例和注记,是课堂气氛又有一次的提升。

对于部分的读图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以后应多给鼓励和帮助。

评价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多彩,应加强语言的练习

对时间的把握不是特别准确以后应多注意。

0到10的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第87页例1、例2,8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至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0到10的认识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与图形相似的实物或实物的某一部分。

二、活动准备:

1.卡纸剪成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一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实物或实物图片。

2.小朋友的数学书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圆形

出示一个圆形的盘子,请幼儿说一说这事什么形状的?

出示其他圆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请幼儿说一说在及里或幼儿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2.认识长方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盒子,请幼儿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形状。

出示其他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的基

...
《0到10的认识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