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我们需要认真写好教案,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下语文园地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教案篇1
Ⅰ、【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Ⅱ、【教学重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Ⅲ、【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
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1、观察过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
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3、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
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⑴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⑵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⑶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⑵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学法指导】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议修改。
2、学生边起草,边修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交流时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2、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发现一些音同或音近、形近字,准确区别。
4、读背农谚歌谣。
5、读词语,认识“肩”、“臂”等七个生字。
6、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了解、搜集更多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1、启发谈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鱼儿总是睁着眼睛睡觉;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多有趣啊!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3、自由组合,把自己的有趣发现说给自己的好伙伴听。对谁的发现感兴趣,跟他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选择几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交流。可以互相问答,呼吸补充,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