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不倒翁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不倒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不倒翁不到的秘密。
2、尝试制作不倒翁。
3、享受不倒翁的艺术体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塑料球、蛋壳、橡皮泥、彩纸、剪刀、水彩笔。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引出课题:一个老头,不跑不走,请他睡觉,他就摇头,请你猜猜是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不倒翁的秘密。
(1)出示不倒翁让幼儿自由玩耍,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请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上轻下重)
(3)可以提示幼儿打开不倒翁看看,再说说自己的发现。(上轻下重,底下有固定物)
3、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1)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不倒翁。
(2)幼儿操作完后,将作品摆在前面进行试验,检验是否成功。
(3)师幼共同探讨为什么有的成功了,有的不倒翁却站不起来。(固定物没有放在中间,没有固定住。)
(4)教师小结:不倒翁的底部必须是圆圆的、滑滑的。固定物一定要牢牢的站在不倒翁的底部。
4、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快乐。
(1)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
(2)跟随音乐学做不倒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前我认为不倒翁应该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不倒翁真勇敢,我们也要学习不倒翁遇到困难继续站起来的精神。让我们和你的小伙伴介绍下你的不倒翁吧。
小班不倒翁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四、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2)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五、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小班不倒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不倒翁的形状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重、底部圆形的特点。幼儿初步认识重力、重心。
2、积极探索不倒翁,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喜欢参加科学活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探索不倒翁,初步了解上轻下重,重心越低越稳。活动难点:动手制作玩具不倒翁
活动准备
不倒翁(各式各样的)、乒乓球(剪开1/3口)、硬币、双面胶、扇形彩纸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不倒翁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来猜一个小谜语,谜语:圆圆的身体左右摇,你推它我推它,推来推去它不倒。孩子们猜猜看是什么玩具?
幼:不倒翁
2、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不倒翁,玩一玩、摸一摸激发幼儿兴趣。(幼儿上来试一试能不能弄倒不倒翁)
师:我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大力士,现在请小朋友来前面试一试,看看谁能把不倒翁推倒。
3、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刚才小朋友把不倒翁推倒了吗?它为什么不会倒下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请幼儿大胆猜测)
幼:因为它底下有东西(因为它底部圆圆的)
小结:不倒翁上轻下重,它的底部是圆圆的、里面有东西,所以它不倒
4、介绍材料,幼儿自主探索制作不倒翁
(孩子已有经验:能正确使用双面胶,会用扇形粘成圆锥)
(1)初步探索,发现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倒翁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兵乓球(剪开1/3口)、硬币、双面胶、扇形彩纸等材料来做不倒翁。
幼儿自主探索,制作一个不倒翁。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制作不倒翁的?
让幼儿观察小朋友们制作的不倒翁为什么有的是站着的,有的是歪的。发现制作不倒翁的区别。
1x0001作品直立的幼儿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做的?幼:把硬币固定在乒乓球底部中间的位置,它就不会倒了。请作品歪着的幼儿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做的?
幼:因为硬币没有固定、硬币粘歪了。
②如果幼儿制作的都歪,和老师的不倒翁做对比。
教师小结:
硬币固定在乒乓球底部的中心位置,不倒翁能站的直直的。硬币粘在别的位置或没有固定,不倒翁的身体就会歪。硬币要固定好,否则重心就会跑掉,不倒翁倒下就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重力和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位置的时候,物体就会保持平衡。不倒翁下面的重物在它的底部中心位置,帮助它保持平衡。
(3)幼儿再次探索,解决问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把硬币固定在乒乓球底部的中心位置,不倒翁就不倒了,那么现在小朋友们试一试自己的不倒翁,如果它不倒,咱们就用扇形彩纸给它装饰漂亮的帽子。如果你的不倒翁还有些歪,那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