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与花美术教案8篇

时间:2024-07-07 作者:Iraqis 教学文档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编写教案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花瓶与花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花瓶与花美术教案8篇

花瓶与花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花纹的青花瓷盘,感受蓝白相间的图案美。

2、利用棉签蘸色,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青花盘子。

3、体验作品成功后带来的美好与快乐情绪。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不同花纹的青花瓷圆盘实物2、3个。

2、ppt多媒体课件。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3、纸盘人手一个(其中半数为圆盘中间的圆圈是蓝色的,半数为圆盘边上一圈为蓝色);人手2根棉签。

4、每组一个调色盘,放上两种颜色:蓝色和白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瓷盘提问:家里盛菜、吃饭的碗上都有一些花纹,请幼儿简单说说有些什么花纹。(为下面欣赏不同图案的青花瓷盘作准备)二、通过课件,逐步地感受青花瓷盘的美。

1、出示一张青花瓷图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分析其图案和花纹。

(1)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案的规律性、线条的不同。

(2)根据幼儿的回答,课件出示事先画好的相应的简笔图案一张。让幼儿对青花瓷的图案、结构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符合幼儿从抽象到比较具体的内化规律。

2、再次出示一张青花瓷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图案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感受中心对称的美。

(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从中心往外发散的图案的规律性、线条的不同。具体方法同1)3、再出示2张,具体观察从外环向中心集中地图案美。

4、总结命名"青花瓷盘"。

(1)课件出示上面4张青花瓷图片和相应的4幅简笔图案,简单总结装饰的不同方法(中心向外、外环集中心)和图案、线条的不同。

(2)总结:这些盘子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盘。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本环节取消了教师与幼儿的示范作画,也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更广的想象空间。因为在平时,教师示范后,孩子们作画的时候大多是示范的样子,限制了幼儿的思维空间,这也是突破了平时活动设计时所需要的步骤)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盘子设计师,都用一种青色和白色来装饰做一只青花盘子。

(一)提出要求:

1、出示圆盘中间的圆圈是蓝色的和圆盘边上一圈为蓝色的圆纸盘,知道蘸上蓝色的颜料画在白色的空间里,蘸上白色的颜料画在蓝色的空间里。

2、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进行作画,花纹排列一定要有规律,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

(二)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蘸上蓝色或白色颜料来装饰,指导幼儿注意花纹排列有规律、均匀。

四、展示分享评价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有小架子的展板上,提问: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针对幼儿的问题提一些意见)。

活动反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精致盘子,走进了家家户户。而那些富有传统文化的青花盘,被越来越少的人所青睐。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独特的色彩美和对称美,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美丽的青花瓷盘》。

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了“中心对称”的作画方式,突出了重点。我特意自制了一个“中心对称”图案非常明显的青花瓷盘,让幼儿先认准“中心”,接着用“找一样的图案”的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中心对称”的方法就是:以中间的图形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面对面用一样的`图形来装饰的方法叫中心对称。在幼儿初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基础上,我还给幼儿上来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检验幼儿掌握中心对称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给幼儿示范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考虑了色彩与内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现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蓝花,我给幼儿准备的课件、盘子插座都是“白底蓝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来是呈现在嵌体板上的,我考虑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会更具美感、整体效果会更好。最后,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习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知道一次性的盘子还能变废为宝制作“青花瓷盘”呢。

同时,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在给幼儿介绍磁盘花纹的时候,没有用简浅易懂的语言,解释不是很到位。2、幼儿在装饰过程中,还有个别幼儿围绕中心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有规律的进行装饰盘子;3、在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时,太随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花瓶与花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欣赏造型各异的花瓶,以及瓶体上的不同色彩的图案与花纹的装饰美。

2.幼儿会选用喜欢的材料与工具进行花瓶造型尝试,激发创造美的愿望,进一步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各种造型的(特别是造型特殊的)花瓶,绢花若干。

2.分组操作的'美工材料:

(1)各色大块橡皮泥若干块,泥工板及铺助工具等。

(2)方形彩纸若干张,胶棒,彩色及时贴,蜡光纸等。

(3)剪去口的废旧塑料瓶(果奶瓶,矿泉水瓶,小雪碧瓶等)。

活动过程

1.参观花瓶展览,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教师:我们一起去参观花瓶展览,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参观结束后告诉大家。

2.师生共同欣赏花瓶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1)自由谈一谈,我最喜欢的花瓶。(并简单说明喜欢的理由,如色彩,造型,瓶体上的图案等)

(2)引导幼儿欣赏花瓶的色彩。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颜色?。(有的鲜艳,有的朦胧,有的简单清爽,有的五彩缤纷等)

(3)引导幼儿欣赏花瓶的色彩。

提问:这些花瓶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小结:花瓶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细细长长,像个长脖子;有的粗粗矮矮,像个大胖子;有的线条光滑,有的有棱有角......

(4)引导幼儿欣赏花瓶瓶体上的图案花纹。

提问:花瓶的瓶体上有哪些图案?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小结:许多花瓶上都有美丽的图案,如花草,山川河流,人物,动物等,有的是对称装饰的,有的是在瓶口装饰花边等。

3.自选材料,自由尝试设计制作花瓶。

(1)泥塑花瓶组:大胆的用橡皮泥进行立体花瓶造型。

(2)彩纸立体造型组:利用彩纸用折叠,卷等多种方法做成花瓶,并进行简单的图案装饰。

(3)泥贴装饰造型组:用搓,团,捏等方法在塑料瓶上粘贴出设计的图案。

4.小小花瓶设计展览会。

(1)幼儿在自己做好的花瓶里插上绢花,布置展览。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花瓶的制作材料,方法,教师对设计,装饰独特的作品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花瓶与花美术教案篇3

设计意图: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并常以单调的“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且使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失去了兴趣。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线描勾勒为主要教学形式,将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要求:

1、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学生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
《花瓶与花美术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