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前写好详细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教学质量,我们都应该明白,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3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了三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
在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篇2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二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教材分析】
一、素材特点:我国的民俗、民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呈现的是学生们欣赏、交流在民俗节庆祝活动中拍摄的各种照片的画面。现实而新颖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知识基础。
1、经验基础: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是以前面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在现阶段,学生可以借鉴的经验是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既像教材中的例子一样的材料。
2、知识基础:可以借鉴的知识是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三、教材的地位。
1、是空间与变换的初次学习阶段;
2、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变换的重要基础。 【教学重点】
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主备人:王建国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第一单元 信息窗1 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课 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240÷4= 360÷6= 450÷9=
230×3= 45×2= 62×3=
二、创设情境,导课明标
1、创设情境引入
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课本情境图)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主备人:王建国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蕴涵的美。
2、出示学习目标
三、尝试训练
(一)独立思考,自主尝试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教材的图形,找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定要仔细观察。
(2)我发现这些图形左右。(3)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线。
三、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独立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尝试解。
(1)观察教材的图形,找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查缺补漏
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2)小组长对组内不会的学生进行讲解
3、小组汇报,点拨归纳
像上面这些图形,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
四、巩固练习
1、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1题。
2、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2题。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主备人:王建国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3题。
七、板书设计 对称轴 【课堂反思】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主备人:王建国4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第一单元 信息窗1 第二课时
?课 型】 练习课
?课 题】 热闹的民俗节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导课明标
1、出示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基础练习
1200÷4= 3200÷8= 120×4= 119÷3≈ 362÷6≈ 537÷6≈
三、拓展训练
练习册8页
1、2、题? (1)小组统一结论
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主备人:王建国
精心备课 精细研讨 精品呈现
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