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4-10-12 作者:Iraqis 教学文档

成功的教案应关注知识点的深入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概念,一份成功的教案应注重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的表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7篇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生的

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

活动过程

一、听听什么声音播放声音:鸡叫声音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

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鸡妈妈生的。)教师:鸡妈妈是怎么生的呢?

(鸡妈妈蹲在鸡蛋上,生出来的。)教师:那么,蛋是从哪儿来的呢(母鸡生的)

三、了解鸡的成长

1、课件:鸡的成长母鸡生蛋→母鸡孵蛋→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鸡长成公鸡、母鸡(环形圈)

2、提问

(1)鸡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鸡呢?(鸡要蹲在上面)对了,鸡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和这些鸡蛋,鸡蛋在妈妈身体下面很暖和很暖和,鸡妈妈要化好长的时间,这些鸡蛋里才能长出小鸡。

(2)鸡妈妈蹲在上面这叫什么呢?(这叫孵蛋)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讲一遍?(鸡妈妈蹲在鸡蛋上这叫孵蛋)小朋友都来学鸡妈妈孵蛋(动作)

3、教师:鸡蛋里长出了小鸡,小鸡看到外面很热闹,它们可想出来了,可是小鸡它怎么出来呢?

(它用嘴巴把鸡蛋壳啄破,就出来了。)哪个小朋友会说,小鸡是怎么出来的?(小鸡啄破壳。)请小朋友一边学习鸡啄破壳,一边说(动作,语言)教师:小鸡啄破壳出来了,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4、教师:小鸡每天要吃很多东西,你知道小鸡它吃些什么东西吗?(米、虫、菜)

5、教师:小鸡一天天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公、母鸡)公鸡怎样叫?母鸣怎样叫?

四、请幼儿看图书说一说鸡的成长

1、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2、小鸡是怎么出来的?

3、小鸡变得怎么样?

4、小鸡长大变成什么啦?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

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了解冬天有的动物冬眠,有的仍在户外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

3、动物的ppt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冬天我们是怎么过冬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冷呢?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冬天,有的动物会去冬眠,冬眠是什么呢?冬眠就是小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躲到自己家睡觉,这一觉,就是很长很长时间,也不用吃东西,到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它们才会醒,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因为有的动物很怕冷,如果它们不去冬眠就会冻死,可有的.动物它就不怕冷,到了冬天还在户外活动。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哪些动物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哪些动物冬天仍在户外活动呢?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吧!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视频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观看视频。

4、设疑。激发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其他方式。

教师: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扔在户外活动,还有的动物用其他方式过冬,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桔黄、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组三杯为红、黄、蓝的颜料。吸管若干。垫板、抹布、白布(分块)人手一份,记录表格每人一份。

2、木偶(小兔)一个,示范教具一套(同幼儿)。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认识三原色,学习用吸管取色师:这里是森林大染坊,欢迎小朋友到这里来学习染布的本领。

(一)教师示范用吸管取色。

1、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

2、提问:如果我想染一块红布,要用什么颜色?

3、教师正确示范如何用吸管取色来染布。(出示红布)

(二)请幼儿尝试学习染一块蓝布。

1、提问:如果要染一块蓝布的话,要用什么染料?

2、请幼儿尝试每人染一块蓝布。(出示蓝布)

3、用黄色可以染一块什么布?(出示黄布)

(三)小结:这些颜色是我们经常要用的`。红、黄、蓝三色叫做三原色。

二、通过探索活动,学习桔黄的调配过程,并学习做记录

1、出示木偶(小兔):老板,老板,我想要一块桔黄色的布做衣服,你这里有吗?

2、幼儿讨论:怎样从这些颜色中变出桔黄色?

3、幼儿自己尝试调配桔黄色。

4、请调配出桔黄色的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染出一块桔黄色的布。

5、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示范如何做记录。12?红黄桔黄

三、幼儿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并能记录结果。

1、继续情境表演,提出要调配绿色、紫色的要求。

2、提问: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变出一块绿

...
《科学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