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试卷教案8篇

时间:2025-02-14 作者:couple 教学文档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教案的目标应具体且可测量,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期中考试试卷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期中考试试卷教案8篇

期中考试试卷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2,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题型。通过分析错题,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

整体来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书写比以前认真了;做题格式更规范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表扬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

通过这次考试,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他们分别是……

在这里,我们要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其他同学也不要灰心,因为只要你稍加努力,下一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3、分析错题原因

从试卷中不仅要看到优点,更重要的是找到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这次的考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出现抄错数的现象,书写格式不规范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尤其表现在填空题和计算能力上

解题策略问题

知识缺乏问题

二、学生自主订正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试卷中一些题出现了错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份试卷,看看如何利用试卷中的错误,找到解决它们的策略。

下面首先请同学们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纠正: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记录: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三、小组合作,交流

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交流,把刚才自己解决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听,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小组同学帮忙,最后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题较多的题记下来。

学生合作交流

四、典型题型分析:

课前老师也对错题进行了统计,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下面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些题:

(一)填空:

第4题 一头牛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这头牛重()kg.

第8(2)题 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写作()。

(二)、判断:

第2个: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第5个:近似数是6.32的三位数不止一个。()

(三)、选择

第4个. 下面3个几何体,从()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其中第二个空,正确答案有两个,有的学生只选一个。

( 六)解决问题

第4题、6名教师带100名学生,去“某某风景区一日游”【成人:100元;学生:50元;团体:(10人及以上):70元】怎样买票最合算?

错因:

(1)没找到最合算的方案。

(2)只写一种方案,应该至少写两种进行比较。

期中考试试卷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单元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4、复习掌握本单元《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第1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造句:依旧、犹如、好象

第二课时(总课时)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

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期中考试试卷教案篇3

复习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

1《钓鱼的启示》第60页第10自然段父亲告诫我的话

2《落花生》第66页第10、12、13自然段

二、复习第四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13、《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15、《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

...
《期中考试试卷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