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2-10-02 作者:Iraqis 教学文档

一学期的教学就要结束了,老师一定都从中学到不少专业知识,需要写好教学反思了,作为一名老师,小伙伴们需要不断地撰写教学反思,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1

今天,我上了比的化简这一课,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老师给淘气和笑笑各调制了一杯蜂蜜水,你们猜猜哪杯水更甜?学生听了这一问题,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到底哪杯水更甜呢?此时学生体会了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来化简比,从而学生经过交流知道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纵观整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2、让学生积极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教师从不包办代替;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习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

5、练习层次鲜明,层层递进。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模仿练习(化简整数比)、提高练习(化简小数比、分数比)、综合练习,

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

6、我注意照顾个性差异,分层练习。化简比有几种类型,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最后的综合练习中,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我时间把握不好,有的地方浪费时间,造成预定计划没完成。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2

?比的化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整堂课中,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在教学设计中,本来想好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却没有落实这一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本节课中,我应该把问题情境放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找化简的方法,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高。而对于多种方法化简比,是想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完成的 ,本节课也没有体现出来。

2、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

3、概念没有深入。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在教学时,我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最简整数比的特征。另外在给出概念后,后面的例题中我继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对每个化简比的结果都请学生对比概念检查,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深刻。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通过教学我的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的化简的层层练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对比练习,让学生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3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的《比的化简》有较大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亦或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材中没有提及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新版不如老教材系统性强,练习量也不够。但是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这样化简:

0.7∶0.08

=0.7÷0.08

=(0.7×10)÷(0.08×100)(设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7÷8

=7∶8

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6、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4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

...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