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反思让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一份教学反思是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在好了再下笔,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上美术教学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二上美术教学反思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工作者都以饱满的热情与时代同行,与课改同行,笔者同样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研究。在教学《精美的邮票》一课后,认真反思,既看到成功的一面,又看到挖掘的潜力,相信对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精美的邮票》一课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出精美的邮票,还要让学生了解关于邮票的历史,而学生想要获得这些知识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很多关于邮票的知识。为使这节课上得生动且丰富多彩,课前我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邮票的各种知识,其目的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一改以往老师一味地灌输式“填鸭”教学。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的过程中基本了解邮票常见的知识,并对邮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把导入设计巧妙地在情境中有机渗透,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做到简明扼要,尽快进入正题。课堂教学的开始,用谜语“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这四句话的谜语学生已经明白邮票的外形特征,抓住时机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接着让学生欣赏各种形状、、表现方式的邮票,同时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相互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在讨论中发现邮票设计具有时代历史、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老师示范的环节中,应把邮票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是让学生有了直观学习的机会,同时加深学生对邮票创作过程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演示、模仿的学习过程,积极捕捉和归纳学生自学中的有关信息,抓住重点、难点和倾向性问题,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质疑解难……。
这节课的教学虽然过去,但我通过反思,深感欠缺之多,典型的如:
1、评价的亮点少。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好”、“差”,而是在讲解邮票的种类、历史时应精讲,留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评价,真正体会到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提高,而老师的评价只能体现画龙点晴。
2、注意学生心理发展不够。
在评价一位男孩的作品,其中一位女孩子说:“老师,他画的叮当猫就像他自己,胖胖的!”话音刚落就引来了全班的哄场大笑。可是我并没有注意到那位男孩的反应,课后所有的学生都开心拿着自己的作品要送给我,但那位男孩儿却低着头把作品叠好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沮丧地从我身边走过,我猛然发现,当时那位女孩儿不经意的一句话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伤害啊!我急忙走到他的身边说:“可爱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给老师吗?”他迟缓地望了望我,高兴地把叠得整齐的作品小心地放在我的手中,如果在课堂上我在同学们的哄笑中及时地说:“他虽然胖了一点,可是他很可爱啊!”我想就不会使那个小男孩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了。
二上美术教学反思篇2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花。按课文范例剪窗花,我让小朋友先看课文是怎么做的,然后提问:第一个窗花第一步是怎么做的?生答:做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以下几步又是怎么做的呢?对折,再对折,然后用笔画好,再撕或剪。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结果剪出来的东西大约有近半数的小朋友跟书上的窗花不一样,中间是断开的,错了。我请小朋友跟老师再做一次,特别是做错的小朋友更要看得牢,我每做一步都显示在黑板上,结果又有好多小朋友做错了。这到底错在哪里呢?课后,我找到了问题所在,错在画图案的时候没有把握好纸张中心的那个角。第2个班撕剪的时候,我让小朋友重点把握好中心角,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撕剪,把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的兴趣非常浓厚,充分展示了小朋友的聪明才智。
二上美术教学反思篇3
这课的亮点就在于眼睛里所看到的东西。通过提问、启发,孩子知道,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能装进眼睛里。通过课件展示数张眼睛里看到的东西的图片,一下就引起的孩子的兴趣。再提问,孩子能说出更多的想看到的东西。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所以有些孩子画出来的内容跟老师的范画类似。
在二(4)班上了一次给王老师听,王老师出示范画的时候不用特意强调眼珠颜色要涂黑色,因为眼睛有各种颜色,所以可以再多说说眼睛可以涂哪些颜色。在二(2)班上课的时候,我就改进了这一环节,跟学生交流了眼珠除了东方人的黑色,还可以涂什么颜色。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说蓝色的,有说绿色的,有说红色的,有说紫色的…比上一个班大部分都是蓝色和黑色要丰富了许多。
点评学生发言和作品的时候,校长建议可以多些激励性的语言。后面上课的时候我注意了这方面,发现孩子们比以往更积极了。
在后面的课堂上,我会更加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希望能跟孩子们共同进步。
二上美术教学反思篇4
美术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丰富多彩的设计课、有色彩很漂亮的水彩课、也有枯燥无味的欣赏课。美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但是美术鉴赏单一的欣赏内容,我们身为老师虽然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的情绪就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鉴赏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美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表演”课自然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窒闷得喘不过气来。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美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美术课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这样不但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普及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部分内容就不能空缺。因为真正的知识,它的本身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纲鼓励教师灵活机动,但这当中还得有一个“约定”尺度和纲要,否则又容易走形成“专业”课了。
当前,美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