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是为了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优质的教案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课堂的情况,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蒙氏科学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蒙氏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大胆创新;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使纸桌站起来及站得稳的方法;
3、激发对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色粉纸人手3张,长条积木若干,幼儿记录表一张,教师记录表一张,水彩笔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探索让纸桌站起来的方法
1、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张纸站起来?(折)
除了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卷)
2、探索让纸桌站起来的方法(出示两张纸)
师:如果给你两张纸,能做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还要让它站起来吗?
1) 做手势——师:这是桌腿,这是桌面
2) 教师示范——师:我也来做一张(教师示范t放)行不行(不行)怎么才能让一条腿的桌子站起来?
3) 幼儿探索让纸桌站起来的方法——师:请你到桌子后面去试试,想办法让你的纸桌站起来。
4) 交流结果(出示记录表)——师:为什么刚才我的纸桌没有站起来呢?(桌角是一条直线,不是一个面)那我把刚才我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a、介绍记录表
师:第一列是记录桌腿的形状,第二列是记录实验的情况,能站起来的打“ ”,不能站起来的打“ ”
(记录老师第一次失败的结果)
b、 交流结果
师:你的桌脚是什么样的?它能站起来吗?谁来说说?
二、探索纸桌站得稳的方法
1、教师示范
师:现在我知道了,把桌脚变一变,直线变成其他的形状就可以站起来了(老师边说边做)
它有多牢呢?让我来试试!(取出一块长条积木)
猜猜把它放上去能承受得了吗?我们来试试(示范放几块,边放边数,放到3块故意让它倒掉)
想想放了3块就倒掉了,那成功了几块呢?(2块)
我们就把成功的2块记录在表格的第三列
2、幼儿探索
师:你们想来试试吗?
听好要求:请你和好朋友2个人一组,一组的小朋友做的桌脚要不一样,做完以后请你用长条积木检验一下,你的纸桌有多牢,可以放多少块积木,请你把成功的数字记录在你的记录表中(幼儿自由探索,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结果——师:你的纸桌放了多少块积木呢?(幼儿交流结果)
4、得出结论:圆形桌腿最牢
三、探索桌腿的牢固程度(出示粗细不同的桌腿)
师:我用3张一模一样的纸做成3条桌腿,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形状、高矮一样,粗细不一样)
猜猜他们中间谁最牢?试一下就知道了
1、教师示范
2、小结:最粗和最细的都不牢,中粗的最牢!
蒙氏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漩涡形成的原理,简单了解台风形成的原因。
2、探索旋转速度与漩涡形成大小的关系。
3、能积极参与旋涡实验,乐意说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漩涡图片、龙卷风视频;
2、装有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个;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面漩涡的图片,认识了解漩涡。
1、引导幼儿说说从水面漩涡图片中的发现。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看到过漩涡呢?
——(出示水瓶)老师这里呀有很多的瓶子,瓶子里有水,你觉得用什么方法会使这瓶子里的水产生漩涡呢?
2、第一次实验,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现在就请小朋友每人拿好一个瓶子来试一试你的方法能不能产生漩涡?并把你的发现画在第一个带有问号的表格里。(幼儿操作并记录)
提问:
——请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把水旋转起来的?(请个别幼儿示范摇动瓶子产生漩涡)
——水旋转后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记录的呢?(幼儿出示自己的记录表)
——现在你觉得漩涡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把瓶子里的水像画圆圈一样来回摇晃就产生了漩涡。(教师根据记录好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来用这种方法转出圆圆的漩涡吧。(师幼用正确的方法摇出漩涡)。
三、第二次分组实验:探索转动的快慢与漩涡形成大小的关系。
1、刚才有的小朋友转的快,有的小朋友转的慢,你觉得转的速度的会影响漩涡的形成吗?转得快漩涡会是什么样?转的慢漩涡又会是什么样呢?
2、我们一起来用小手试一试转的快漩涡会怎么样?转的慢漩涡又会怎么样,并把你的发现分别记录在慢和快的表格中。
3、幼儿操作及记录操作结果。
4、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回答出示记录表。
5、教师:我们发现转的越快漩涡就会越大转的越久,转的慢漩涡就会越小转的时间短。
四、拓展:与幼儿认识生活中利用漩涡发明的东西和对人们的影响。
1、在我们生活中利用漩涡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你知道什么东西是利用漩涡原理制成的?(果汁机、洗衣机)
2、其实除了水转动后会形成漩涡,空气转动后也会形成漩涡,谁知道空气转动会形成什么呢?
在热带的海洋上,太阳照射海面,海水的温度升高,往上蒸发变成水蒸气。热热的水蒸气转呀转,四周的空气也跟着转。由此越转越大,就形成了台风。
教师:生活中的漩涡有的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有的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比如龙卷风是很强烈的旋风,当涡旋运动越趋猛烈时,便从云中直降到地面,形成漏斗状云柱龙卷风,会带来很大的破坏力。台风虽然具有破坏力,但也会带来丰富的雨水。
蒙氏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和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杯水1杯油,幼儿每人各1份蓝黑钢笔水。
2、每人1根搅拌管、背景音乐一首、
3、几张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等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和油的不相溶性。
难点:不同物质放入水中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小客人跟你们玩游戏,想知道是谁吗?
(想)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蓝、黑色的钢笔水倒进一杯水里,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要求。请你们仔细听,请你们把蓝、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个杯子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问:发现了什么?(它们在一起融化变成黑色的水)
师: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是的,蓝、黑色钢笔水倒进水里,它们融化在了一起变成了黑色的水。说明它们是能融化在一起的。(解释融化意思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分开的。)
三、让幼儿想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你们猜猜、想想,把油倒进已经融化的水里,你们会发现什么秘密?我也不知道,现在请你们把油倒进融化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之间发什么说呢么变化?
提问:1、油和水它们能不能融化在一起?
2、为什么?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不论先倒水还是先倒油,油都是浮在水的上面,水在油的下面。说明油和水它们是不能在一起的,它们是分来
的。
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并想象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
结束语:你们的表现太棒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哪些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呢?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吧!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