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6篇

时间:2022-12-25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老师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都吸取了不少工作经验,为了突出个教师的表现,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仔细,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6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篇1

日期

周次

学时

内容

重点、难点

9.1-9.7

1

5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的基本运算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难点:理解概念

9.8-9.14

2

5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法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能简单应用

9.15-9.21

3

5

函数的基本性质、

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几何意义

9.22-9.28

4

3

本章复习、测试

9.29-10.5

5

国庆放假

10.6-10.12

6

5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掌握幂的运算;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难点:理解概念

10.13-10.19

7

5

对数与对数运算、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10.20-10.26

8

5

幂函数,复习、测试

从五个具体的幂函数(y=x,y=x2,y=x3,y=x-1,y=x1/2)图象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10.27-11.2

9

5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几类不同增长的模型、函数模型应用举例

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对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日期

周次

学时

内容

重点、难点

11.3-11.9

10

期中复习及考试

11.10-11.16

11

5

讲评试卷

分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1.17-11.23

12

5

任意角和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度的互化,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1.24-11.30

13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推导出诱导公式,能画出

12.1-12.7

14

5

函数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了解函数

12.8-12.14

15

5

复习、测试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过力的分析,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12.15-12.21

16

5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数乘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了解向量的基本定理、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12.22-12.28

17

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本章复习、测试

理解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会进行数量积的运算,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用向量解决某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12.29-1.4

18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能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5-1.11

19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期末复习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进行知识的梳理。

1.12-1.18

20

复习及期未考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篇2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和(4)的数学课。这两班的学生人数很平均,都是45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学期刚开始,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及图形的拼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