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古诗教学设计模板8篇

时间:2022-12-31 作者:Anonyme 教学文档

作为教师提前制定好教学设计是很有必要的,认真写好一份教学设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山行古诗教学设计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山行古诗教学设计模板8篇

山行古诗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磁带、古筝乐曲。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3、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并书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并能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旧引新,激趣导入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写秋天的诗?

(引导学生回忆苏轼的《赠刘景文》、杜牧的《山行》、李白的《静夜思》。)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古诗?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天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从以前所学的古诗入手,让学生对古诗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朗读古诗,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把握字音:

放声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由读:

⑴ 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⑶ 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听课文朗读磁带:

⑴ 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⑵ 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⑶ 再听录音,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⑴ 把握诗的节奏。

⑵ 教师范读、领读。(配古筝乐曲。)

⑶ 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配古筝乐曲。)

⑷ 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四、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2、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吗?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积累语言,并培养他们的想象、绘画的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并书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

2、通过反复吟诵至背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1、复习《夜书所见》:

⑴ 全班背诵、男女比赛背诵。

⑵ 谁来表演一下诗人叶绍翁,吟一吟这首诗。

2、教师表演:

我是唐代诗人王维,今年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今天是9月9日──重阳佳节,我却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漂泊在外,真想念我的亲人啊!

教师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下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理解“忆”的意思。

在这里,教师不仅是一名传授知识的学者,更是一名演员。通过教师形象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和表演的欲望,并初步感知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深入体会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可轻声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作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学习,用、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⑵ 交流学习收获。

(提示:诗句的意思,诗人表达的情感。)

⑶ 你认为哪句写得好?或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⑷ 质疑:

有什么不懂之处?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⑸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感受。

三、趣味活动

1、诗句连对:

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背相应的诗句。

2、情境练背:

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表演背诵。

四、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五、拓展活动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泊船瓜洲》。

山行古诗教学设计篇2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钯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年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载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要求】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

...
《山行古诗教学设计模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