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时间:2023-01-12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思考的一种文字材料,在日常教学结束后,相信教师一定都有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篇1

5月18号,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听课,能得到张校长指点,心中甚感荣幸。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猫》。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但文章篇幅较长,有34个自然段,四千多字,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深情,并且达到超越作品进行感悟的教学目的,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决定以“我”养了几只猫,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作为切入点,依据“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感悟”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而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

一、整体感知。课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小猫的特点进行语言描述的?划出三只猫不同的特点。以及“我”对于这只小猫有什么样的感情?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二、重点研读。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文章的重点是写第三只猫,因为课文的第三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通过解答学生在自读时的疑问,和学案上提出的问题,加深了对第三部分的品味。

三、拓展感悟。通过“我”的教训,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以说话的方式(对于————,我想说————。)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作品中的“我”,使学生感悟出: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并且知道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要平等的对待它们,尊重他们,才会避免看到生命之悲等。对于作品中的猫,使学生感悟出:只有不断完善个性,才能避免不幸,以及弱小就要挨欺,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等。

一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还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在语言的品析上,不仅要点到,而且要点透。

2、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

为此,以后还要多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篇2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沪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下)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表内乘除法及相应的两步计算式题,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40与7×□5<3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

3、能利用乘法分配律,将一些简单的表外乘法题转化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

4、理解有关“相差多少”的问题,并能用加减法正确求解。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计算形如“14×6”这类表外乘法时,通过将14×6分拆成几个6加几个6,体会到使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乘法问题的方法。

2、解决“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简单应用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解决植树活动中的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2、通过将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体会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乐趣,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

1、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解决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将形如14×6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3、通过图示帮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1、数简单组合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解决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将形如14×6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

3、理解“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式求解。

教学内容分析

沪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下)——第一单元中的《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学生今后学习乘法分配律和简便运算有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能力目标] 感知乘法分配率的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将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

教学难点:如何找到简单方便的分拆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1、科学坐姿:5.身正4.腰直3.肩平2.足安1.目视前方。

2、闪视训练:一组乘法,一组除法。

二、引入新课

1、出示: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8+4×8= 4×7+6×7= 3×9+6×9=

寻找这三个算式的共同之处,指名学生回答。

2、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从海南运来了的一批无籽大西瓜,仔细看图。

小组讨论: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能讲个数学小故事吗?

3、看看熊猫乐乐提了个什么问题?思考:你能解决吗?

[设计说明:首先复习第三册已经学习过的几个几加几个几的题型,为今天学习的逆向题型打基础,建立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学生仔细看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尝试

(一)解决14×6

1、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14×6= 提问:1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2、有没有口诀直接进行计算?同桌讨论:你有办法解决吗?

3、交流各种算法:

小丁丁: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加上4个6。

14×6=10×6+4×6

10×6=60

4×6=24

60+24=84

小亚:14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加7个6。

14×6=7×6+7×6

7×6=42

42+42=84 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你还有其他的分拆方法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系统的进行板书。

5、比较一下多种算法,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出示课题)。分拆时可以将算式拆成10个几和几个几,

这样计算较方便。分拆后计算时要先乘后加。看看小巧提醒小胖一句什么话呢?(轻声读一读)

练习

1、11×6可以怎么拆?指名回答。(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拆)

2、总结各种分拆的方法。

(二)解决8×13

1、与前面的算是有何不同?

2、有几种分拆的方法?(同桌讨论)

3、汇报总结各种分拆方法。

[设计说明:通过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拆方法,感受将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运算思想,并发现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进行乘法分配率的思想渗透。]

三、课中训练

1、手指操(郊游)。全体起立,活动手指,放松精神。

2、眼脑机能训练:定点凝视。

3、眼脑机能训练:五星快速移动训练。

四、练习巩固

1、试一试:

14×7 17×5 12×8 7×12

学生独立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商量解决。

2、板演反馈,辨析核对。

3、交流:7×12 在计算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4、口算小能手(抢答):15×8 4×16 13×7 8×13

5、动脑筋:26×7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设计说明:关于7×12的计算方法,先组织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理解把十几这个数字进行分拆。通过口算小能手的抢答比赛让学生发现所学运算方法的简便性,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五、总结下课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册第4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篇3

北京市2002年开始自主命题,2003年开始有独自的《考试说明》。四年来,北京卷试题从全国卷的基础上出发,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

...
《变向跑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