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教学反思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的,要想让同学们爱上课堂,必须学会反思教学,这是教学反思的作用就可深刻体现,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罐与壶教学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罐与壶教学反思篇1
一、做好幼儿的经验准备
本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本首歌曲相对较难,一来是歌曲较长,有两段;二来是歌曲某些内容幼儿难以理解,如:“打”月饼,“老红军”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除了做好物质准备:歌曲视频、图谱外,还需做好幼儿的经验准备。由于中班的教学活动时间在20-25分钟,因此我们可以将某些理解环节放在活动前,如:晨间谈话时间、散步时间等。
本首歌曲难以理解的地方有二,一是何为“打”月饼,我们常说的都是“做”月饼,那月饼为什么要“打”呢?在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人制作月饼时,是将月饼陷煮溶后包上皮,然后放进木制的模具中定型(现代是用机器压制)。因为月饼和模具粘得很紧,所以要“敲打”模具使月饼掉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叫“打月饼”。因此,我们找到古人打月饼的小视频,给幼儿观看,边看边解说,使得幼儿明白为什么是“打”月饼。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能使得幼儿真正学习到知识。
第二个幼儿难以理解之处就是“老红军”,大部分幼儿都知道“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交警叔叔”这些耳熟能详的军人,但大部分幼儿对于“红军”的认知较少。因此,教师要丰富幼儿对红军的认知,可以给幼儿看一看红军的特殊穿着,讲一讲红军远征的小故事,引导幼儿知道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一支不怕困难、顽强前行的队伍,以此来增强幼儿对歌曲中爷爷的敬畏感。
二、利用好家长资源
既然幼儿对歌曲中某些部分难以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让家长也加入到幼儿园教学的队伍中,促进家园配合。恰逢中秋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家将歌曲唱歌自己的爷爷听,巩固对歌曲的掌握。
三、不足之处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幼儿唱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在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要变换多种方式鼓励幼儿演唱,如:轮流唱、男生女生唱等,运用多种形式:图谱、视频、钢琴伴奏等,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罐与壶教学反思篇2
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方面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其测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质量》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原本是用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师示范操作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显得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地学。讲台上放着一台托盘天平,师边操作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见度小且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低。
现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
2、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6、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
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说明书,学生要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所以在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边玩边学,学习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
罐与壶教学反思篇3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富有童趣,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是我却用了三课时,尤其是在朗读方面,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多,基本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有些学生都懒洋洋的伏在桌子上。课后,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如下:
1、课堂内容太过冗长,没有抓中课文重点内容。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太范,朗读得不好。
2、提问太多,容易造成学生思路的经常性打断。
3、课堂纪律没有抓落实,拖堂较为严重。
几点思考:
1、课堂重点不能处处抓,要有课文主线。
2、写好字,落实书写
3、挑选经典段落重点朗读并让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动性,可以2人一小组,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4、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想办法多种方式让学生赛读。
罐与壶教学反思篇4
顽强与勇敢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课文简介:
?天鹅的故事》是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课文第5自然段,讲一只老天鹅破冰时情景,这是课文的高潮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二、案例呈现:品读“老天鹅破冰”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交流,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斯杰潘老人的心,请生先自己读,再请。
(学生读,出示语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师:这是老天鹅破冰的情景,大家都找到了吗?请你再读一读,边读边想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词句,勾画下来,写下你的感受。
生交流: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从这句我体会到了老天鹅顽强。
另一生:老师我觉得不能用顽强,应该说老天鹅很勇敢才对。
师:为什么呢?
生:(摇头)我觉得应该这样用。
师:“顽强”和“勇敢”意思一样吗?
(很多生都愣住了,一会儿后纷纷摇头)
师追问:那“顽强”和“勇敢”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马上查词典,交流两个词语的意思。勇敢的意思是:人们有勇于敢为人先的精神或气质。顽强的意思:1、非常坚强,2、强硬不屈服。)
师再追问:通过理解两个词的意思,这里用“勇敢”还是“顽强”,再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生:用“勇敢”更恰当,因为老天鹅是第一个用自己身体破冰的。
师:敢为人先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气质,只有那些有勇气的人,有勇气敢为人先的人才能被称作是勇敢的人。老天鹅不顾危险去破冰,这种精神非常勇敢。老天鹅怎么破冰的,再轻声读这句话,边读边想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老天鹅很勇敢?
生:先让自己腾空而起,然后又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生读句子)
师:这个同学读了,而且感受得很好,老师想问问,这段话中,哪些词打动了你?
生:重重地。(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重重的这个词,他读得很好。还有哪些同学找到了哪个词,拨动着你的心弦。
生:我从“石头似的”和“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感受到老天鹅很勇敢。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石头?
生:老天鹅的身子。
师:为什么要比喻成石头?
生:因为老天鹅下落的冲力大,速度快。
师:不是石头打在冰面上,而是——
生:“胸脯”和“翅膀”
师引导观察“胸脯”和“翅膀”两个词。
师:这是血肉之躯呀,重重的打在冰面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痛。
生:他受伤了,翅膀和胸脯流出了血。
生:很痛很痛。
生:我从“石头似的”看出老天鹅他顾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