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个全面梳理,教案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要强调联系实际,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冬天的树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冬天的树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给课文生难字注音。
2、完成《导练》42页:一、整体感知
第一节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喜欢冬天吗?能说说对广东的冬天的印象吗(阳光、树木、花草、温度)?那济南究竟是一个怎样迷人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三、检查预习:
1、注音(投影):
镶上(xiāng) 圈儿(quān) 薄雪(báo) 看护(kān) 贮蓄(zhù)
水藻(zǎo) 澄清(chéng) 一髻白花(jì) 狭窄(zhǎi)
2、查正:《导练》42页:一、整体感知1、2、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在扫清生难字的基础上,速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理清课文的条理(投影)
(a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b写阳光下的山c写小雪下的山d写外城下的山
e写济南的水)
(2)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投影图片)
(小山摇篮图: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雪后初晴图: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水墨画:城外的远山—一淡雅。
空灵水晶图:水色——绿。)
(3) 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文中大量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欣赏第一、第二自然段:
(1)济南的冬天天气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什么写作方法写济南的天气特点的?
( 温晴。用对比的写作方法。)
(2)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3)作者从山、水写济南的温晴,阳光下的山是怎样的(抓住关键的词语)?
(4)第二段中,作者写得情景交融,济南的人们也一样喜爱,找出相应的关键词语。
(含笑、春天、温暖、绿、慈善)
五、小结:
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把我们带进了济南美的冬天美的世界,文章着重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六、作业:
熟读“最妙┅┅太秀气!”
第二节
教学目的: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第三、五自然段段。
二、重点研读:第三段和第五段:
1、第三段和第五段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第3段和第5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3、第三段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雪后的山。秀气)
4、找出第三段中最能表达作者赞美情感的一个字?本段写了哪些景色?
(妙。雪、矮松、树尖、山、草、夕阳)
老师讲(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
5、美句赏析:体会下面句子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1)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拟人。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它们的状态、样子和情态和活灵活现的特点。)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山秀气的特点。)
(4)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垂柳的慈爱,娇美,充满生机和活力)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整个济南自水面至天上的晶莹透亮,色彩艳丽的特点。)
6、读了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你心里产生怎样的感觉呢?这又是哪一种美呢?(以“山”为例说说)
(阳光下的山:象慈爱的母亲,亲切温馨。
薄雪下的山:象娇柔秀美、亮丽多情的少女,令人喜爱。
城外的山:安宁舒适——情美。)
三、小结:
1、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如诗如画的美景,情景交融的文字,文章运用大量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把济南的冬天写得极致神韵!带给作者一种美的享受。
2、词句赏析的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写事物……特点。
四、堂上训练:《导练》43页“课文精读”
附板书:
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贯穿全文
小山摇篮图: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雪后初晴图: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拟人
如诗如画: 水墨画:城外的远山—一淡雅。 比喻
空灵水晶图:水色——绿。
极致神韵 美的享受
冬天的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一些交通规则,认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
2、幼儿能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情景图片五张。红绿灯标志各一张,交通标志图五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红绿灯和斑马线,可结合班内墙上的斑马线图案介绍斑马线的作用。
二、结合情景图片,学习交通规则。
1、幼儿自由举手回答,自己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幼儿说出来的可结合图片讲解,没想到的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幼儿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才是遵守交通规则。
三、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图片,请幼儿猜猜它表示什么?
四、学儿歌记交通规则
儿歌:交通安全歌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
天桥地道人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头手不出车窗外,不在路上玩游戏。
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把它记得牢。
五、红绿灯和小司机
请两名小朋友,一人扮演红灯,一人扮演绿灯,其他小朋友为小司机,看哪位小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冬天的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山和水的特点;
2.学习并运用作者巧用修辞、 情景交融等写景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济南冬天山和水的特点;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老舍先生写景的方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民艺术家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