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船的教学反思6篇

时间:2023-01-18 作者:couple 教学文档

优秀的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都应该将教学反思认真写好,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租船的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租船的教学反思6篇

租船的教学反思篇1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租船,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这节课是第一单元的难点,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难点, 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先把微课视频和教材内容发到钉钉群让学生学习;

2、考虑到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一到放假就随着父母外出游玩,购票、租车、租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些;

3、直播时我把重点部分和易错的地方做个总结。

鉴于以上的准备和想法,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把它当作新授课来备,直播时,我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1.和学生一起回顾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步骤一:

先假设 :

1、全租大船;

2、全租小船;

3、合租。

步骤二:

再调整:在调整的时候尽可能租便宜的船,同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2.例题再讲解

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两个方案:

(1)写出解答这道题的四种方法;

(2)利用表格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最省钱”。

3.巩固练习

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练习。

4.总结 在讲授过程中尽量给学生理清思路、让他们明白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课后我布置了两道题:一道紧扣例题;另一道稍做了一点修改。

本以为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住了,可从学生提交的作业可以看出:效果非常差,学生根本没有学会,甚至学困生连作业都不交,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做,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过多的批评学生,没有交作业的也没再催促,我仔细回想了我的教学流程,疏漏的地方主要源于:

1、我发的微课视频部分学生没有观看、更没有预习;

2、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堂缺乏互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没有及时予以解决。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又调整了我教学的方式:

1、多准备了一些租船问题,老师讲解解题策略;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提交作业时,不仅要有写的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拍视频、发语音的方式给老师讲解做题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通过这些方式的应用,学生大部分都能解答此类问题,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租船的教学反思篇2

?租船》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的有余数除法的一节应用课。在这一节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进而解决问题,有两个地方的处理,令自己很满意。

1.充分理解“限乘4人”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当出示情境图后,我并不急于提问,而是让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哪个信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由于放慢了脚步,由于有了同伴的互助,孩子们对于图中给出的信息“限乘4人”,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除了知道是每条船限乘4人之外,在互相补充之下,不仅明白不能超过4人,还知道最多可乘4人,但也可以是乘坐1人、2人或3人。为了更为形象的表示,我还在黑板上画出了图示来。这样,限乘4人的蕴含的丰富内涵孩子们就体会得非常的深刻了。

2.充分理解“至少”的意思

在解决“22人至少要租几条船?”的问题时,为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至少”的意思,我并不是自己给予解释,或是直接请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而是先请孩子们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来表示22人要租几条船。由于有了前面“限乘4人”的理解,知道每条船可以乘坐1人、2人、3人或4人的铺垫,就有孩子画出简笔画图每船坐2人,需要11条船。于是,我把这种方法展示出来,不着急肯定对错,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评判。这时,就有孩子发现,这样租也可以,可是太浪费钱了。接着我追问:怎么租才不会浪费钱?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探索发现每条船坐1人,需要22条船,每条船坐2人,需要11条船……虽然可以这样租船,但是就太浪费钱了,没人会这样租船。每条船都坐4人,租的船少,租金也少。在与孩子们达成共识后,提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时孩子们对于“至少”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画图,知道除了坐满5条船后,还剩2人,这2人也要坐1条船,因此至少需要6条船。

由于孩子们充分理解了重点词句的意思,因此解决问题来就更得心应手了,不仅能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及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租船的教学反思篇3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问情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1、情景再现《乘船》让学生在经历乘船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在情景再现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两艘船能不能装下?并说说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把两艘能装多少人合起来。再与92人相比,从而推断出:装不下。紧接着问:那么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很快发现:92人中上和谐号44人,上希望号26人,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写出算式:92-44-26= 在算出得数后,说说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一时半会没反映了,我也感到有些着急了,沉思片刻后,我让学生想想:你们先前是怎样估计两艘船装不下的呢?是怎么想的?学生豁然开朗。哦 先把两艘船上的人数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2减去两艘船的.上一共的人数 就等于剩下的人数。紧接着问:哪艘船返回接剩下的人最合适?这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需要把剩下的人数和两艘船各装多少人比较。学生就缺乏了这点生活常识,不知道哪艘船回来最合适?也许是学生对最合适少了点理解,课堂变沉闷了,是没听懂我的问话?还是生活经验少了点?没办法只有在我指导下进行了。告诉学生哪艘船装的学生最接近22,这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力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察思维的良好习惯。

2、在问题出现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发现计算的捷径。

3、 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突破计算的教学难点,连续退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游戏形式,先让学生估计绳子的长度 100cm,用剪刀分两次减下 ,并告诉学生每次减去了多少 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按老师的动作很快描述:一根绳子长100厘米,减去32厘米,又减去25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列出算式:100-32-25,并计算出得数。

4、拓展延伸,通过帮助机灵狗完成弄脏的统计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两个数 求第三个数,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学生在计算中老是出错,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这就要求计算需要多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租船的教学反思篇4

这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而设计的一节复习课。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怎样寻找租金最少的租船方案,能说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感受优化思想。

本节课亮点:

1、加强对学生的防疫知识宣传。课堂上由假日出游引入租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租船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我们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

...
《租船的教学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