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的读后感必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读后感是为了记录下个人在读书后的感受而书写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的图腾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山的图腾读后感篇1
如果让我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总结一下读后感,可能很难那么精炼,但是说一个细节差不多能够表达:读到最后的时候泪流满面。
这本书算的上是我今年所读到的个人评价最高的一本书。
可以仔细琢磨的点有很多,比如书名取“图腾”二字,在汉人的世界里很难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对于草原上的人民来说,腾格里是他们的信仰,草原狼必然是他们的图腾。狼患是对于汉人来讲的,草原的游牧民族并不把狼作为天敌,是老师、亦敌亦友。
有一种说法“新生即走向灭亡”,读过这本书之后,会有类似的感慨,自然规律确实如此,但这不足以畏惧,可怕的是人为的加速了走向灭亡的步伐,眼睁睁的看着人在自取灭亡却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让坚持在自然规律中的人备受煎熬。书中当然是有一个抨击汉人肆意妄为的意图,也印证了为之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这种毁灭并没有停止啊····
这就要深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最深层含义:没有灵魂的生存犹如行尸走肉,谈何敬畏生命、怎能不是在自掘坟墓?
狼终归敌不过汉人的长枪短炮,这种永恒的抨击人类残忍的行为似乎都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有一种“你能怎样?”的、这就是现实的所谓“真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多赘述,坚持在路上的人即使路途坎坷、艰辛也不会改变方向,而对于有心无力或者乐在其中的人来说,那就是所谓的“自然规律”。
总觉得,即便现世,但终归一切都会回归到其本质上的。只不过这个回归需要多少时间,朋友说,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终归要实现伟大复兴,到现在呢?依旧在路上,在这种问题上,总叫人希望能够发现第一道曙光。
以至于,写到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写下去了。
总是要有一件事坚持去做,任意的游走最终会迷失。
山的图腾读后感篇2
淅淅沥沥的小雨飘扬在空中,落在玻璃上划下无声而短促的细线。合上书,几滴雨花溅在厚厚的封面上,融在“狼图腾”这几个金色大字上。
这是一本关于蒙古小狼的奇书,书中的主人公陈阵和杨克,是从北京进入大草原的知青。陈阵和杨克为了探索狼世界中的奥秘,掏了一窝狼崽,留下一只最壮的小狼养在蒙古包。然而,狼可杀可拜但不可养!从陈阵留下小狼的那一刻起,他便与整个草原狼群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动书页,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随时随处都能从书中呼啸而出。从第一页开始,一个生机勃勃的蒙古大草原便在流动的书页下形成了,我好像也与作者一同经历了那奇妙的草原生活,体验了那神秘的狼图腾,认识了真正的草原狼。
智慧的狼,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谋划周密。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书中小狼的智慧也超出我的想象,酷暑的草原,一切都在烈日下毒晒,拴在铁链上的小狼无遮无掩被晒得更甚。就在主人陈阵一时也想不出任何办法为小狼摆脱暴晒时,小狼居然在沙圈里为自己挖了个避光避晒避人避危险的凉洞和防身洞!要知道,小狼可是眼都没睁就离开了狼妈,它居然在完全没有父母言传身教的情况下,独自解决了生死攸光的居住问题。
狼还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单独行动,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狼也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
书中的草原狼改变了我对狼刻板、固定、肤浅的印象:什么狼心狗肺,什么狼子野心,什么烽火狼烟……相反,狼的各种习性、特点,狼的超强的智慧、尊严、自由独立、强悍卓越、以及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还有狼的友情和亲情、……无不给人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唯独蒙古草原狼,不可牵。当看到搬家时小狼宁死也不肯被牵着走的时候,我的泪水落在了书页上……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如果我们华夏民族除了龙图腾以外还有狼图腾,那我们会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有勇气!
我不知道,远方那正慢慢被沙漠化的草原中是否还有狼图腾传奇般的色彩,但我知道,狼的精神己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
山的图腾读后感篇3
?狼图腾》这本书是一部反映人性与狼性区别的一部大书,主人公陈阵作为北京知青,下乡来到了额仑草原,在一次狼口脱险之后,他就彻底迷上了狼。
他在狼群一次性猎杀了上万头黄羊后喜欢狼,起黄羊时猎奇狼,闻得“飞狼”传说后崇拜狼。
后来,他挖了一窝小狼,留下了两条(一条自己养,一条给了道尔基)。
圈狼大会上,他的两条猎狗杀了两条大狼,分到了两张大狼皮,做成了狼皮筒子放到了蒙古包口,陈阵望着狼皮筒子,心里一阵陈思,逐渐开始对狼图腾有一定的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狼的成长,陈阵从小狼中看到了狼的精神、狼的信仰,心中的狼图腾也越发强大。
经过长时间在草原上生活,陈阵终于明白,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复兴,是因为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输血。
古时的军事家成吉思汗之所以可以统一大半个地球,是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老师——狼。
在草原上发生战争的频率比在中原还高,多时一小战,少时一大战;这就铸就了蒙古人的骁勇善战、纪律严明,使成吉思汗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造就了一个神话。
狼不仅是蒙古人的图腾,更是蒙古人的老师。
蒙古人不像汉人只敢敬畏龙、怕龙,而是敬狼、尊狼、杀狼。
后来,随着草原的汉人越来越多,杀的狼越来越多,开垦的面积也越来越广,草地越来越差,使草原上没法存活人。
要知道,草原是大命,而人命是小命,没有大命则没有小命;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么人类将在地球上灭亡!
山的图腾读后感篇4
狼是世界上除人以外最厉害最意志坚定的动物了,人可以驯养狗,却不能驯养狼。我们往往没有狼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在外族入侵时,好多人都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态度,别人死了也就幸灾乐祸一下,直到刀剑临头,才追悔莫及。这一点上人不如狼啊!
狼,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狼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战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电战,懂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还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知己知彼﹑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戏,只要是条狼就会。为什么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能用区区十几万骑兵横扫整个欧亚,很简单,跟狼学的。
狼团结而又勇敢。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狼群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狼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咬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而且,狼杀了一些猎物也总会留下一些,一部分储存,另一部分就留给后面那些老弱病残的狼。所以狼王一声号令,往往会有一大群狼来协助。
狼学习力强而除害。狼懂人语和手势,每当人大规模聚集的时候,总会有话语和动作,每当这时,狼王总会组织狼安全撤离。草原上,老鼠﹑黄羊﹑野兔﹑獭子是四大害,因为狼的存在使得草原鼠、黄羊、旱獭的数量得以控制,有效的保护了草原。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就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崇拜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