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必须保证个人想法的有效输出,这样才能给人带来一定影响,一般大家欣赏完一部影片后,应该有不少启示,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战士的电影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战士的电影观后感篇1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___,就在楼下的___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战士的电影观后感篇2
夏洛的烦恼,何尝不是我们的'烦恼,夏洛穿越时做的梦,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日日夜夜梦中的期待,满满的惊喜与甜蜜。只是,当梦醒来之时,一切归零。听着那些曾经影响几代人的流行音乐,突然有着说不清的感动与难忘。夏洛的爱情与事业,穿越梦中时的叛逆青春与成长疼痛。影片用一种乏黄的色调,将穿越时的幸福感一一呈现,多了份浪漫与质感。
有的人缺铁,有的人缺钙,我最缺的就是面子。当这句充满哲理性的旁白拉开电影的序幕,听着旁白声莫名的喜感。突然明白,高品质的喜剧电影就是与众不同,《夏洛特烦恼》做到了。无需大牌明星与俊男美女,通过沈腾与马丽的表演,将国产喜剧电影诠释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诠释的青春情怀在穿越中真实呈现,激起无数观众的校园回忆,那些过往如发生在昨天,引发所有人的共鸣,看后毫不吝啬的给出最满意的分数。
影片从昔日校花秋雅的婚礼开始,学生时代就暗恋秋雅的夏洛看着周围事业成功的老同学,生活不顺的夏洛借着七分醉意大闹婚礼现场,甚至惹得妻子马冬梅现场发飙,而他发泄过后却在马桶上睡着了。梦里他穿越重回校园重走青春,可谓是情场得意事业顺利,追求到校花女神、事业上也一帆风顺甚至成为无所不能的流行乐坛巨星……
夏洛的面子在经历一场梦中穿越后来了个翻身农奴把歌唱,经历做梦情怀,主导自己的美梦,打老师,吻了秋雅,泡到了女神,自己甚至还成了红极一时的歌星。
战士的电影观后感篇3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个电影了。第一次是在高三,班主任给我们开励志班会时播放了影片的最后一个部分。虽然习惯之后,不觉得高三的生活多苦恼,但大家还是不经意会有排斥和躁动。不知道电影情节,班主任也没有介绍相关背景,我只是看着丹在吊环上在心里和老人对话。
“where are you? “
“here.”
“what is the time?”
“now. “
“who are you? “
“the moment. “
老人沧桑又深厚的嗓音,丹笃定而连贯的动作和他人无声的惊讶与激动,然后我热泪盈眶了。我以为它传达的是专注,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尽管我连它的名字都没有记住,这确实激励了高三的我一阵子,因为有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付出没有意义,总是担心会有料想不到的意外让一切付诸东流。
在大学待了一年半之后,我又一次接触到了这个电影,在心理学课上。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个电影,却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电影。它所带给我的感悟,也远远多于和高于一年半前我的所得。
影片从丹的噩梦开始,惊醒的他深夜离家跑步放松,在加油站遇到了神秘又神奇的老人,丹称他为苏格拉底,在老人的影响下重新认识生活。相遇之初丹是很自负很不屑的,认为这个老头故弄玄虚,连后来亲切又贴切的爱称“苏格拉底”,开始时也是一种嘲讽。故事慢慢发展,矛盾也越来越多。丹是体操界的佼佼者,外貌帅气,身材诱人,身边不乏女孩簇拥。而他和好朋友的女友上床后,昔日兄弟“反目成仇”。同时,他十分渴望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而他的教练出于稳妥和保护他竭力反对。焦躁紧张的丹于是总是因种种不顺而在深夜来到加油站,希望这个说要训练他的老头能真的教会他什么。
苏格真的让他尝到了一点甜头。在鞍马手凯尔受伤后,大家需要在鞍马上轮番表演,丹集中精力,表现十分之出彩,让所有在场者认为他简直是鞍马木上的.天才。丹找苏格,说这个训练真的有用。而苏格否定了他的认识,说他还是什么都没有学到。丹和苏格的冲突缓缓加剧,在苏格让丹做各种丹认为无谓的劳动之后达到顶峰。丹离开了苏格,回到了最初的生活方式中,影片也进行到转折点,丹遭遇车祸。
受伤的他再一次接受了苏格的训练,在苏格的帮助下十个月内恢复,创造了一个奇迹。而丹的教练认为他不适合回到赛场,丹很不满和失望,因为丹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赛场上,为了得到金牌。苏格带他爬山,让他看一块石头,整个过程都期待和亢奋的他很气愤,因为他一直期待着目的地会有美妙的东西。苏格说,对不起,让你不快乐了。丹看着苏格放在他手里的石头,沉默一会,说旅程,快乐在旅程的过程中,而不是目的地。苏格回头看他时脸上略显失落,而后苏格在影片中消失了。丹回到赛场上,看着上场前的好友像从前的自己一样,负担着太多杂念,而丹也用苏格一样的口吻和态度劝告好友。
后来的丹可以像苏格一样准确接住对方抛来的工具,也可以像苏格一样抛除杂念,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甚至将苏格的哲学告于他人,尽管他人未必明了。于是丹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老人沧桑又深厚的嗓音,丹笃定而连贯的动作和他人无声的惊讶与激动,然后我热泪盈眶了。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苏格在训练丹学会如何做好一件事情,那后半部分就是在告诉他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