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的观后感6篇

时间:2023-05-25 作者:betray 学生文档

只有认真写观后感,才可以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写观后感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狼来了的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狼来了的观后感6篇

狼来了的观后感篇1

中国近现代史,是屈辱的一段历史,但在同时期的人民,确是最有气魄和力量的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录,我们可以在文字里、在资料中读到很多。近期我又把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找出来重温了一遍,有了第一次的深刻印象,第二次观看更多了一些新的看法,不免又一次被打动、被折服。

与其他抗战片不同,这不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影片还经常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情节令人发笑,但是它所留给我们品尝的苦涩,留给我们体味的悲伤,留给我们痛定思痛的空间,是每个看过的人都不得不深思的。虽然它遭到封禁,但是它带给人的深思考和姜文所追求的真史实、真情感无疑对我们的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正是因为有了这部电影,才使我明白了"战争与人"的残酷,才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片中的马大三在有人说他懦弱,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做了鬼子的汉奸,可这就是中国农民阿,一辈子勤勤恳恳,想要的东西无非就是安宁的生活,纯朴简单,甚至可以说他身上有种奴性。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他却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他精心照顾两个俘虏,给他们吃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面饺子,就算差点被鬼子暗害,也不会主动去害别人。可这一切都在鬼子答应换粮食的那一晚发生了变化,老实的、怕事的农民也最有力量,当他只身一人拿着刀冲进敌人的营地时,他什么都不怕了。这就是决心奋起反抗的中国人,坚韧勇猛。

影片中对于日本人的刻画达到了同时期作品无可超越的高度。在答应了农民送粮食的交换条件后,日本人的确装好了粮食送与农民,因为约定是不可悖逆的,却在那个“狂欢夜”里,大开杀戒,露出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有人说,日本人是露出来自己的真实样子。可我认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并不冲突,日本人就是一只手里握菊,一只手里拿刀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

?鬼子来了》犹如一个关于我们民族性格与命运的寓言,它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性与普遍性,并由此引发出我们对中日民族性格冷峻的剖析与思考,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弱点,深刻的了解了人性,更深的体会了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我们才真正看懂了它。

中国由一个极度贫穷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这中间经历了失败和挫折,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这段经历是惨痛的,也是沉重的。

我们应该细细研读这段历史,体会当中的精神,以史为鉴。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不再重蹈覆辙。最后,希望世界和平!

狼来了的观后感篇2

上周末,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鬼子来了》。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鬼子来了》的取意和表现手法是十分新意的。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的极度残暴,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劣根性,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羞耻!

?鬼子来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对国人劣根性进行了深入揭示,演员极富夸张的高密度的对白以及丰富的表情,种.种黑色幽默将国人的单纯与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天夜里,村民马大三和家妇鱼儿偷情,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一开门以后,马大三被一个人用枪顶着,拿枪的人让他看管两个犯人几天,并帮忙审审,还说如果有个闪失,或者让日本人知道,就会回来要他的小命,对方说完这些就走了,马大三被吓懵了,召集村里的男丁开会,并告诉他们说,如果有闪失,对方就会要了全村人的命,全村人的命,村民们只能无奈就范,经过审问,得知这两人一个是叫花屋小三郎的日本兵,另一是叫董汉臣的翻译官,日本兵小三即整日想死,但寻死不成,于是想要刺激马大三杀自己,就让董汉臣教他几句骂人的中国话,但董汉臣故意瞎编,结果小三郎糊里糊涂的认了马大山当爷爷,村民们终手等到了齐人的日子,却没有了通迅,可村子里每天都有日本兵经过,大家觉得非常危险,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杀了小三郎和董汉臣,抽签决定谁干这件事,倒霉的马大三抽到了杀人的签,却不感下手,还偷偷的把两人藏了起来,但时间一久,村里的又还是发现了,大家开始吵了起来,无奈之下,大家让马大三去城里请刽子手,令人悲催的是马大三请来的两人一点也不靠谱,最后,人还是没杀成,经过半年多俘虏生活,小三郎放弃了了求死,让马大三放他回到家乡去并给村民们粮食。最后想要切腹的小三郎被他的队长拦住,原来日本天皇此时已经宣布投降了,这些日本兵却在收到投降书之后。残杀无辜的村民来发泄,没过多久,这些日本兵被集中到了俘虏营,而次奸董汉臣被枪绕,身负仇恨的马大三,找了个机会冲了进去,想要杀了小三郎,却在成后一刻被里边的卫兵拦了下来。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

我们应该勇于反思,并厉行改正,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崛起,我们的每一个老百姓才能真正走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狼来了的观后感篇3

姜文无疑是中国电影界的大腕,他作为演员和张艺谋、谢晋、凌子风、谢飞等国内著名导演合作拍摄过很多获奖影片,和他搭档演戏的女演员也是国内顶尖的女演员如巩俐、刘晓庆、赵薇等。他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获得空前的成功,当人们的都在期待他导演的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时,却等到的是此部电影被禁止公映。很多人都为此抱不平,认为姜文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鬼子来了》这部片子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片子,但毕竟最终还是没有公映,只是通过dvd等发行。一部片子完成后,不能公映不知道算不算是一部好片子,而大家有幸观赏后,觉得确实不能公映,这算不算作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我在看完此部电影时,我有一个困惑,导演是在为谁拍摄这部电影的。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就是“文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各种艺术只有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才能算作是成功,电影同样也是要服务于人民大众才对。电影服务于大众,也不是过去极左的那一套“教条主义”的影片,这种“教条主义”的影片老百姓不喜欢,所以要争取“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方式,但并能由此否认文艺(包括电影)的教化百姓的作用。而姜大导演的《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他想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什么道理?可以说,姜大导演将敌占区老百姓的奴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的老姓完全没有一点国破家亡的悲哀,甚至让人觉得这敌占区的小村庄挂甲屯是“大东亚共荣”的典范。这种电影不要说是中国人拍摄的,就是外国人拍摄的,华人华侨也要群起而攻之。

整部电影中,敌占区挂甲屯的老百姓原本是幸福地生活着,而贯穿整部电影的“如何处置日军俘虏”,也成为打乱小村庄平静生活的唯一麻烦,而这个麻烦并不是日本占领军带来的,是抗日的中国军人强加的,最后小村庄的灭顶之灾,究其源头还是抗日的部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抗日军队无端送上两个俘虏到挂甲屯(本身这种假想,就是对中国抗日军人的污辱,中国抗日的军队有必要在撤退丢下两个俘虏给无辜的百姓吗?),最终日本投降时,小村庄会平安无事的。电影中最后一个情节,日本军人对挂甲屯的屠杀,被解释为因日

...
《狼来了的观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